11月29日,长沙降温,冷风裹挟着小雨让行人裹紧外套匆匆而行。天心阁附近的巷子深处,张国军和妻子王跃飞开了一家修鞋店,已近6年。除了做生意,夫妻俩还招收残障人士作为学徒,免费传授修鞋技能。截至目前,夫妻俩已经帮助了7名残障人士自食其力。
视频记录修鞋过程,有的播放量破200万
当天上午,记者赶到时,张国军的店已开门。一名学徒正坐在店门口认真地修鞋。店里成堆的鞋子旁,一只猫咪窝在纸盒里睡得正香;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这是老顾客送给张国军的礼物。
张国军今年47岁,十六七岁时就开始学习做鞋修鞋。他说:“那时候家里的老一辈人都讲究要学个手艺,于是让我去学修鞋,每个月要给师傅30斤大米当学费。”学成后,张国军在师傅身边干了几年,很快就自立门户。结婚后,他和妻子王跃飞一起去了广州创业开店。在那里,他一待就是15年。
2017年,考虑到父母已经年迈,张国军夫妇决定回到长沙,在天心阁附近的巷子里开了现在这个店。他的店藏在巷子深处,很难被找到。“修鞋其实是个很复杂的事,不是哪里破了补一补这么简单,在这里开店可以让我静下心来做事。”张国军说。
张国军的店知名度不高,位置又偏僻,顾客并不是很多。于是有一个朋友给他出主意,说:“你修鞋技术这么好,为什么不拍成短视频发到网上吸引顾客?”张国军接受了建议,开始用视频记录修鞋过程,发布到短视频平台。没想到突然有一条视频,播放量破了200万次,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订单。
自编教材送给每一名学徒
看到门口正在修鞋的学徒徐建斌,张国军走过去坐在他身边,说:“这样不对,要先把这里擦干净……”徐建斌在谈及对张国军的评价时,竖起大拇指,一直说:“他人很好,对我很好。”
张国军说:“之前店里来过一名顾客,是用手撑着地走路的。他希望我能教他修鞋的手艺,我看着他很心痛,就一口答应,也没收他的学费。”张国军觉得,修鞋这门手艺不用出门,可以坐着工作,也不用忍受风吹日晒,只要能动手就能养活自己,这很适合一些残障人士谋生。
这些年来,先后有7名残障人士跟着张国军学,掌握了这门手艺并自力更生。在张国军店里的桌子上,放着几本他自编的教材。教材大概有1厘米厚,图文并茂,不同类型的鞋修理的方式记录得清清楚楚。教材的每一页都是张国军自己编写排版,然后印刷出来。他教过的每个学徒都有这样一本“独门秘籍”。张国军说:“我的毕生所学都在这里了,我的学徒随时都可以打开这个看看。”
张国军告诉记者,如果是一级二级伤残的人,他会免费教学并且包吃住。如果是轻微伤残,他会收取一部分费用,“这并不是我想赚多少钱,只是想让他们更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
打算开展网络教学帮助更多人
张国军鼓励学徒学成后创业,他表示,现在物质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人的鞋子穿坏了就会换一双新的。所以来这里修鞋的人,往往修的不是鞋子本身,而是一种情怀;所以修鞋的市场一直有。
张国军回忆起曾经来修鞋的一个小伙子。他带来的鞋不算贵,张国军劝他不要修了,修鞋的钱比买这双鞋的钱还要贵。但小伙子说这双鞋是姑姑送的,现在姑姑不在世了,所以他想修好这双鞋一直留着。“有人要修的鞋是发第一笔工资时买的,有人要修的鞋是婚鞋,所以修好这些鞋,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张国军表示,希望能把修鞋这门手艺教给更多的人,希望学徒能把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之后,张国军打算开展网络教学,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他说:“能用我的一点力量,帮助更多人有更好的生活,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