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是著名华侨教育家、全国第三届侨联主席张国基,著名华侨外交官、“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著名归侨将军、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中国飞行员唐铎的故乡。2022年以来,益阳市依托张国基、何凤山、唐铎三张人物侨牌,创新开展侨务和海外统战工作,以“五微”举措实现“五大”作为,为益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一是“微机制”构建侨务“大格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三统”职责,统筹协调涉侨工作力量,按照“领导小组议大事 协作机制抓日常”的总体思路,益阳市建立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其他13个单位为成员的益阳市海外统战工作协作机制,并明确6个方面32条重点工作任务,形成了“1+N”的“大侨务”工作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协作机制优势作用,加强部门联动,整合工作资源,先后召开2次会议专题研究“三张侨牌”建设工作,并成立由市侨办、市侨联、市人大民侨外委、市政协经科外委、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旅广体局等构成的“三张侨牌”工作专班,经常开展“三张侨牌”联合调研,定期通报“三张侨牌”建设情况,形成了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思想行动共识。
二是“微阵地”释放侨牌“大能量”。依托张国基、何凤山、唐铎三张名片,顺利推动“唐铎”事迹陈列馆正式开馆,推动益阳市博物馆何凤山“生命签证”专题展览馆搬迁易址和改造升级,形成了以和平·签证主题馆为综合馆,国基实验学校、国基教育馆、益阳市博物馆何凤山“生命签证”专题展览馆、何凤山艺术馆及唐铎事迹陈列馆为专题馆的侨牌阵地布局。其中,益阳市博物馆何凤山“生命签证”专题展览馆被授予“中国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国基实验学校和“和平·签证”主题馆被授予“湖南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此外,还积极申报了3个湖南省统一战线教育基地,成功打造了4个市级侨胞之家、7个县(市区)级侨胞之家,为全市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是“微宣讲”营造亲侨“大环境”。充分运用张国基、何凤山、唐铎三张侨牌阵地,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讲好益阳侨故事,传播益阳好声音。益阳市成功举办了纪念张国基先生诞辰124周年活动和纪念“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博士诞辰120周年活动,应邀出席印尼雅加达中华中学建校78周年纪念活动,创新开展“迎冬奥之风 讲益阳故事”主题活动,聘请16名侨界代表人士为“益阳故事宣讲员”,先后邀请益阳籍奥运冠军谌利军分享成长故事、9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20多家境外媒体参访益阳。其中,海外华文媒体益阳行获市委书记瞿海同志肯定性批示。
四是“微实事”改善侨胞“大民生”。践行张国基、何凤山、唐铎三张侨牌精神,秉持“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的“微实事”理念,大力实施便侨暖侨工程,进一步梳理涉侨行政审批事项,8个涉侨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深入开展“侨法伴我行 护侨聚侨心”主题侨法宣传月活动,开展宣传巡展9场,创建侨法宣传角7个,成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室1个,开设侨法云课堂4期,举办侨法网上知识竞答1场次、线下知识测试1场次,发放宣传手册1000多份(其中,网上知识竞答参与人次达13129人,点击量达39116次,知识点传播数72698个)。益阳市认真对待来信来访工作,协调解决归侨侨眷子女就读、寻访亲友、房屋拆迁、罚款收费等信访件5个。俄乌交战期间,认真做好益阳籍侨胞撤侨有关联系协调工作,帮助14名益阳籍侨胞和留学生安全撤离乌克兰。
五是“微举措”服务益阳“大开放”。深耕何凤山“和平名片”,深化对外交流交往,与以色列佩塔蒂科瓦市、巴西瓜鲁柳斯市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挂牌成立益阳中以创新产业园,先后有益阳市中心医院与以色列施奈德儿童医院、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与以色列(西门子)职业教育等7个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益阳市水生态治理及现代农业建设项目申请以色列政府贷款5000万美元,益阳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中以友好合作示范城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开展“侨连益阳 走向世界”等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对接进博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等活动平台,积极支持本地企业搭乘RCEP快车,推动做好“益品入丝”“益企出海”相关工作。通过“地方搭台、部门协作、侨联导流、侨胞唱戏”的方式,推动侨商侨胞到乡村投资投智、创新创业,2022年累计引进侨资企业2家,推动侨企入乡7家,侨资入乡总计约1.2亿元。(湖南省益阳市政府侨务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