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市场对细支烟需求的持续增长,湖南中烟对该品类战略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速机细支烟生产区建设已成为保障未来市场供应、实现产能目标的关键举措。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践行“一线发动,中线响应,全线出击”的工作模式,克服设备磨合、质量波动与人员经验不足等诸多困难,在调试、质控、育人、攻坚中闯关夺隘,谱写了一曲披荆斩棘、众志成城的奋进乐章。
设备调试:从“磕磕绊绊”到“流畅运行”的闯关之路
凡事预则立。为优质、安全、高效推进调试工作,工厂组建一支由设备工程部、卷包车间、生产管理部、工艺质量管理部等多部门联合,“党员+专家工匠”为主的先锋团队。团队以开拓精神破解技术壁垒,开创国产高端烟草装备自主攻关新模式。
调试期间,团队始终坚持每日复盘,系统性地梳理高速细支设备调试中的各种问题,对重点难点进行详尽的分析,形成调试日志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建立完整的问题跟踪机制,每一个报警故障都不放过,每一个解决方案都经过充分验证。
针对人员培训,团队还创新实施“三同时”策略。“我们要求操作、维修、工艺三类人员同步培训、同步考核、同步上岗。”电气技术员梁雪俊强调,“设备要交付,人才更要到位,这样才能确保顺利投产。”
从起步坎坷到运行流畅,整整109个日夜,但实际不足60个工作日的调试奋战,让团队从迷茫到明晰、从挫折到成功,一路闯关。终于,2025年7月26日,公司首组高速细支设备4-9#机组顺利通过为期两天的设备交验,达成产量目标,且“工艺性能评价通过”。这标志着工厂在细支烟生产领域跨出了高速时代的关键一步,更是湖南中烟高速装备自主战略的重要突破。
质量守护:从“高速挑战”到“精准坚守”的守护之路
高速运转下,怎么保证产品质量?质量团队面临严峻考验。
为确保公司首台高速细支卷包机组高质量、高标准投产,工艺质量团队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全链条保障产品实物质量。在原辅材料端,结合设备实际,协调厂家开发高速机细支烟专用材料。
细支烟相较常规烟接装纸较薄、烟支圆周较小,对接装纸涂胶质量和烟支搓接质量要求非常高。工艺质量团队充分研判质量风险,指导设备团队对接装纸涂胶量大小以及均匀性进行充分的调整和验证,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团队培育:从“新手茫然”到“操作娴熟”的成长之路
为适应高速细支烟生产片区的建设与发展需求,打造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适应高速智能化设备操作与维护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工厂将操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我们通过‘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传承’与‘创新’相促进的多维培养模式,构建出系统化、多层次、实效性的培训体系。”卷包车间负责人尤玉青介绍道。工厂选派20名核心操作与维护骨干,赴设备制造厂家进行沉浸式学习。从操作流程到电气逻辑,从参数设置到故障诊断,全方位掌握设备精髓。
通过与厂家工程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和实践,操作人员提前熟悉设备特性,掌握核心要点。在实际操作设备前就已积累丰富的设备理论知识和初步的实操经验,极大缩短后续独立上岗的适应期。
工厂更邀请相关专家、工匠聚焦“微技巧”与“实战性”授课,解析工艺优化、质量防控要点,让员工不仅会操作,更能解难题。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队伍,成为片区发展的“硬核支撑”。
产能攻坚:从“紧跟不上”到“稳步爬坡”的逆袭之路
在行业高质量发展及市场需求驱动下,工厂高速机细支烟生产片区正全面建设推进。然而,一边是市场需求迫在眉睫,一边是生产节奏一度面临严峻考验。
面对困境,工厂迅速响应,组建由设备管理、技术骨干和生产操作人员构成的攻坚小组。攻坚小组分成3个小组轮值,记录数据、调整参数、优化流程,争分夺秒,不惧艰辛。
截至目前,攻坚小组累计完成5项技术改造,对卷烟纸、商标纸、包装胶等原辅材料进行了3次验证与优化试验,解决了7项产品质量隐患。
“那阵子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解决,经常忘了时间。”卷接机械维修专家袁三明笑着道。正是凭借这种务实肯干、团结协作的精神,设备状态逐步趋于稳定,运行效率开始稳步提升。
目前,湖南中烟高速细支生产区的两组细支高速机已在常德卷烟厂顺利交付,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产品质量优,第三组设备的调试工作也全面启动。下一步,常德卷烟厂将在前两组设备成功交付并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全面复刻成功经验、持续推动技术与管理升级,完成目标产能的实现,全力将其打造成湖南中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新标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