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书院 湘西人文地标
中新网湖南 高文化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9日 11:01
中新网湖南 高文化
2023年06月09日 11:01

  敢问古代书院在何方,按惯性思维和经验常识,人们都会不加思索、不约而同想到大江大河、名山名都、古城古邑。

  书院,历史文化符号,古城古都标配,出现在大江大河、名山名川理所当然,在偏远山区不可思议。

  湘西出人意料,爆了“冷门”。绝不是空穴来风,绿水青山间真真切切静默着十余处古代书院及遗址遗存,历史实体遗存为证。

  书院建筑体量虽不宏大,影响力、显示度相对弱小,但其意义价值非凡,湘西人文历史脉络里有印记、有坐标、有故事。

  大山深处流淌着千古书香漫潮,传承着弦歌不绝的千年文脉。有的与中国四大书院同龄,有的是苗族地区最古最大,有的是土家族地区最古老。

  书院,中国古代士人文化组织,民间教育重要形式。

  作为中国古代特有教育机构和形式,最早出现于唐玄宗时期,如,洛阳紫微城丽正书院。

  书院正规教育制度由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创立。北宋时期,以理学家为代表的知识阶层出于重振儒家文化,借鉴参照禅宗丛林制度兴办书院开展民间讲学。宋、明时期得到一定发展。我国四大书院(应天、岳麓、白鹿洞、嵩阳)都是唐宋代遗产。书院学舍选择山林僻静之处,资金经费由朝廷官吏、富商学者自愿捐款筹措,有的还通过购置学田收租以弥补经费。至清朝雍正年间逐渐被朝廷管控,学术自由特色逐渐丧失。

  书院教育与禅宗丛林源远流长,教育方式、体系、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均借鉴吸收禅宗丛林制度。

  书院和寺院均采用生徒教育方式,传道授业为目的。丛林为禅宗佛教徒潜心求道之地,书院乃传承儒家“道统”之所。

  面世与晚唐五代士子读书寺院密不可分。书院选址得益于士子在寺院静心读书传统风俗。

  书院教学灵活多样,生动活跃,完全不同于官学程序化教育方式,更接近禅宗学人接引方式。

  部分书院在寺院旧址上扩建校舍、改造升级而来。如,1700年前,佛教入湘第一座寺庙就建在岳麓山,古称之“麓山寺”,当时已是香火缭绕、寺庙道观林立的圣地。1147年,道教第二十三洞“真虚福地”云麓道宫落户在岳麓山顶。“对云绝顶犹为麓,求道心安即是宫”。

  最鲜明特色在于学术研究寓于教学活动之中,集教学与研究于一体。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教师指导”模式,以自学为主。教育宗旨在于培养学问和德性,启迪思想,不在乎应试获取功名。主讲者多为本土学者、贤士,少数为学业有成生徒。除给学生传授四书五经等儒家文化外,还重视培养学生道德规范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通过研读四书五经,修身养性,完善人格,关心江山社稷,注重民生实地调查。

  思想进步和新文化运动前沿阵地,主导不同学派之间进行辩论、争鸣,鼓励师生之间开展辩驳、讨论,旨在营造自由讲学、自由争鸣学术氛围。正如东林书院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朝时期朝廷先后4次毁禁书院,但书院极具生命力,师生宁死不屈,毁而不绝。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废书院立学堂,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教育才落幕退出历史舞台。湘西书院正是书院文化发展历史的缩影。

  若云书院,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组成部分。

  土司彭元锦万历十五年(1587)在土司衙署所在地福石城(今永顺县老司城)创立,开启土家族书院之先河。

  永顺土司由来已久,自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彭缄起,世袭割据,传至十六世彭万潜,元代实行土司制度,称永顺宣抚使司,明代改称永顺宣慰使司,到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制。土司时代,永顺境内长期没有学校等教育组织,明太祖朱元璋早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就下圣旨“诸土司皆学儒学”,但彭氏土司一直视而不见。直到弘治十四年(1501)明孝宗朱祐樘诏令,“土官袭子弟,悉令入学。不入学者,不得承袭”。

  万般无奈情况下,永顺土司子弟彭明辅不得不到辰州就学,万历年间,土司彭元锦、彭象乾先后到酉阳就读。彭元锦,字衷白,开明土司,屡立军功授湖广都司都指挥使,进阶骠骑将军。任宣慰使时在福石城建立若云书院,集土司及土官子弟肄业其中。

  若云书院翻开永顺教育史第一页,成为土家族人民告别愚昧,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标志。如今若云书院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中组成部分,尽管只剩近一米高的青砖残墙遗存。

  若云书院紧邻翼南牌坊,牌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上刻“子孙永享”四字,系为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建功而立。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仅十八岁的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五千土兵奔赴江浙一代抗击倭寇。土兵善使钩刀,队列灵活,骁勇善战,王江径一役歼敌一千九百余人,明史称“自有倭寇以来,东南用兵未有逾此者,此其第一功云”,立“子孙永享”牌坊以昭纪。

  湘西书院,州府人文地标。

  潕溪书院,吉首书香名片。始建于明代,清代曾一度兴盛过,但屡遭兵燹,又名吴鹤祠、新文昌阁。

吉首潕溪书院
吉首潕溪书院

  一代大儒王阳明的弟子、苗族教育家吴鹤明正德八年(1513年)在所里鳌鱼峰(今吉首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内)开设蒙馆。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设立镇溪所学,在乾城厅开科取士;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开设学宫;乾隆三年(1738年)乾城厅同知王玮报请朝廷在乾州设两座“经馆”,即乾州西关“潕溪书院”和所里(今吉首)“镇溪书院”;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书院扩建;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嘉苗民起义,乾州西关“潕溪书院”毁于兵戌之争;嘉庆十二年(1807年)在乾州新建“立诚书院”,所里原“镇溪书院”更名“潕溪书院”,并流传至今;咸丰十年(1860年)书院毁于兵燹;光绪十八年(1892年)湘西各族群众为子弟读书和纪念吴鹤,集资重建书院,新建鹤公祠;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兴义学,书院停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潕溪书院改名为乾州厅镇溪民立学堂,继续办学;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湘西举行“革命抗日运动”,学堂便成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在此建设吉首民族师范学校,将书院建筑交付学校保护管理。

  “潕溪书院”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约1000平方米。大门、讲堂、先师殿位于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两侧原有斋舍、文昌阁、吴鹤祠等部分被毁,台基、阶檐、道路均用青条石铺就而成。规模虽然不大,但别具一格,具有小型园林式建筑风格。

  大门呈“八”字型,上方悬挂“潕溪书院”匾额,两侧次间为厢房。院墙按“八”字山墙延伸,上覆绿色琉璃瓦。讲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构架,砖木结构,小青瓦悬山顶,脊中置宝瓶,百叶窗棂。左右两侧为圆形拱门,左入大成殿,右出园,便门即为吴鹤祠。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为简易客房,外有走廊,书院建大成殿少见。先师殿为四合院,中置天井鱼缸,面阔三间,回廊在两侧,右侧圆形拱门入文昌阁,天井门洞等别致多变。

  明代苗族著名宿儒吴鹤深得大儒王阳明真传,曾在此兴学研文,把“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学种子播在湘西大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成为湘西民族教师摇篮,文化殿堂。历史上,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抗美援朝时期奋不顾身跳进冰窟窿救朝鲜小孩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就是该校学生,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清人陈孜赋诗《潕溪书院晚眺》:“高馆呤声静,清风引兴徐。山将人比瘦,心比谷同虚。野烧寒云缺,村春石照疏。林前应更好,瞑色袭衣裾”。

  湘西书院,与中国四大书院同时代应运而生。

  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四大书院都是唐宋时代文化遗产。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公元940年(后晋五代十国),“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1000多年历史。

  岳麓书院,享有“千年学府”美誉,世界上较为古老学府之一。创办于公元976年(北宋开宝九年),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书院建筑群。1167年,理学家大师朱熹与岳麓书院主教张栻讲学论道,留下“朱张会讲”千古佳话,“儒释道”三教文化在此“兼融并蓄”,“经世致用”理念和“实事求是”从此策源传播。岳麓书院延续千年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全国书院行列承继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睢阳书院,公元936-947年(后晋五代时期)商丘人杨悫创办。随着晏殊、范仲淹等加盟,应天府书院在北宋影响力不断扩大。

  嵩阳书院,世界文化遗产地之历史建筑群组成部分。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阳寺,佛教寺院。隋大业年间(605~617年),列名嵩阳观,成为道教场所。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改作行宫,易名“奉天宫”。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世宗柴荣改为“太乙书院”。宋景祜二年(1035年),改扩重修太室书院时赐名“嵩阳书院”。书院教育制度废止于清朝末年,嵩阳书院作为这种制度文化载体,对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东洲书院,北宋庆历五年(1045)当地人在沅水之滨武溪始创学宫。过了一个世纪,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辰州府太守和卢溪郡令在武溪五里洲创建东洲书院。由当时流放泸溪的江西安福籍进士王庭圭担任山长开讲授课,听者众,曾经名噪一时。

  泸溪县建制1300多年历史,古代称“卢溪县”,一直沿袭至清朝顺治六年,此后改为“泸”字,县治一直设在武溪。王庭珪流放寓居卢溪十年,对泸溪一往情深,视其为故乡。担任山长一边课徒一边以文会友吟诗。所吟诗稿,涉及“卢溪”时都称其为“夜郎”,仅一处用“卢溪”(卢溪春水欲平堤)。《王泸溪文集》记载:王庭珪贬放来卢溪前五十岁时就称自己“泸溪先生”,七十岁贬放辰州卢溪。他怕混淆“卢溪”与“泸溪”,凡写到流放地“卢溪”时都有意写成“夜郎”。如“余窜夜郎”“夜郎千古穷愁地”“頔子远道来夜郎省余”“云开时到夜郎城”等。王庭珪为何称“泸溪”为“夜郎”。

  《泸溪县志》记载,南北朝划吉首地置夜郎郡,隋时废去,夜郎地并入卢溪县,“夜郎”成为唐宋时期“卢溪”别称。唐朝诗人李白寄王昌龄诗“随君至到夜郎西”中“夜郎”,应该就是今泸溪。

  湘西书院,“苗疆”书院典型样本群。

  三潭书院,位于凤凰县吉信镇(古称得胜营)。南方长城(苗疆边墙)区域现存第一大书院,苗族地区最大书院,湖南省现存四大书院之一。

凤凰三潭书院
凤凰三潭书院

  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贵州黔东兵备道吴自发(别号诚斋)回乡探亲(吴系得胜营人),在与亲朋故旧闲谈中了解到苗汉杂居的故乡文化十分落后,下决心在家乡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清朝朝廷曾发放一笔平蛮阵亡士兵抚恤银,其中部分抚恤银无人领受。清同治末年,将其带回家乡建书院,选址在得胜营(今吉信)万溶江三潭(即杨柳潭、罗布潭、漆树潭)之上山丘,题名“三潭书院”。还将修建书院剩余银两购田160亩,作为书院资产。书院建筑,前后对称,布局严谨,环境幽静雅致,院内花木扶疏,院外古柏参天。主楼建于山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工艺精美。主楼后为四合天井,教室、宿舍及画廊曲栏环绕天井四周。

  1914年废科举兴义学,书院停办。得胜营(今吉信)老百姓为纪念吴诚斋,改名“存诚学校”。后来县公署奉令改制,在此开办统编第十小学,形成“县十小”与“存诚”并立格局。学生分高等和初等部。老师工资,学生书籍、灯油、以及贫苦学生困难补助费,均由校方供给。1937年春,又与同地县立第二女子小学合并为县立第四小学,校址仍在三潭书院。1940年,再次更名为蔚文乡中心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吉信完全小学。

  自三潭书院开办以来,掀起湘西苗族地区文化教育新篇章,人才辈出。清华大学教授“钢铁博士”、中科院院士肖继美就是从这里启蒙。

  敬修书院,湘西“苗疆”书院之一。

  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辰沅永靖兵备道永贵认为,凤凰作为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民风纯朴,文化教育落后,称之“士风朴陋,教化未彰”,决定带头捐自己俸禄修建敬修书院,诸生饮食费由辰沅永靖兵备道所辖府、厅、州、县22位长官捐置。并派通判潘曙前往凤凰筸子坪(今竿子坪镇)创建。书院布局头门、前厅、后厅,学政吴嗣富题“性学同光”门额作为院训悬挂前厅。书院建成后,永贵亲自作书院记,教导诸生“循乎仁义中正之经,谨乎孝友睦姻任恤之谊,顺乎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情”“而式乡闾成风俗”,由敬修己,故称“敬修书院”。

  乾隆二十一年同知张天如扩建书院,招生规模扩大。嘉庆十二年(1807)巡道傅鼐升级重建,置学田600亩。嘉庆二十一年巡道姚兴洁将书院迁建至学署左,学舍规模10间,但仍不能满足需求,“肄业者多不能容”。嘉庆二十五年护道袁廷极再次将书院迁建至东街,学舍规模扩大到34间,永顺李奇珍等先后担任过山长。院规严格,管理规范。规定设馆师、监院、首士、学书等,馆师须“品醇学优之士”,临院由教官充任。每年正式招生规模72人,员正附课各16名,童生正附课各20名,额外附课则不限。

  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熊希龄、苗族举人龙骥等在此接受教育。

  栖山书院,清末湘西知名书院。

  光绪十一年(1885年)龙骥在凤凰厅得胜营满家苗寨(今凤凰县吉信镇)创办。

  龙骥(1859—1936),字云生,当时德高望重、享誉湘西方园数十县的苗族举人,清末著名苗族教育家、诗人、一代名师。年幼家境贫寒,其父靠守碾坊为生,但很明理,再穷也要送子读书。从小就听话懂事,天资聪明,读书发奋刻苦,三次离开父母到得胜营、棉塞和凤凰厅(今凤凰古城)从师就读。凤凰厅敬修书院读书时,结识了北洋政府第四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同学,两人成为至交好友。

  光绪十一年(1885年),湖南举行乙酉科省试,龙骥科场中举,一举夺魁(乙酉文魁)。第二年春,千里迢迢赴京参加会试,虽然才华横溢但因“苗籍”(苗族籍贯)而落第。自爆发“乾嘉苗民起义”后,清朝政府对湘西苗族人民持有戒备和歧视,对苗族学子参考科考设关刁难,千方百计拒之门外。但龙骥一直不知内情,蒙在鼓里,没有气馁,以为自己没有考好。十年后,光绪二十一年(1895),龙骥再次赴京参加会试,终究因“苗籍”又落第。连续两次会试,令其心灰意冷,看清清朝政府开科选士、设“苗学”真实意图。但经历两次会试结识一批举子人才,见了世面,开拓视野,并打定主意回乡开馆授学。特别是第二次(1895年)应试,正遇康梁维新变法,他毅然参加公车上书,遭清朝政府罢黜功名。龙骥对清朝政府心灰意冷,按照清朝科举制度,成为举人后,就有资格做官。清朝朝廷曾授予其知县官职,被他拒绝。毅然决然回到家乡,自封“栖岩居士”,隐居林泉,创办“栖山书院”。一边劳作,一边办学,“南亩种庄稼,西窗授门徒”,从26岁开馆教学,直到73岁,47年办学如一日,享年77岁而终。

  栖山书院,设大中小三馆,各馆教材与教学进度不尽相同。因人而异,因人而教,因事而异,因材施教。辛亥革命后,增设了国文、算术、体操课,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强调“博爱、勤学、互助、创新”校训精神。要求学生平时种菜,农忙回家劳动,改变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习气。龙骥深知苗族学子求学之苦,学费收取上根据每个学生家境和进步程度情况而定,尽量少交或不交以减少学生家庭负担。栖山书院教学方式和龙骥本人才德,在当地广为流传。当时城乡苗汉学生和家长都敬重仰慕龙骥,纷纷投奔书院求学。慕名而来求学生童最多达两百余人,人数规模比当时凤凰厅敬修书院和得胜营三潭书院还要多。栖山书院经历清朝、中华民国、新中国三个不同时代更迭,从旧社会到新社会,先后培养苗汉学生千余人,有的中了举人和秀才,有的出国到日本等留学,有的参加筸军,有的投奔了革命。民国初年,凤凰老洞苗寨麻姓青年被保送陆军学校,此人后来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指挥唐生智的高级参谋,参加了北伐战争。

  书院创建顺应当地苗族特有文化发展,满足社会对文明进步迫切需求。栖山书院、敬修书院及三潭书院都建在曾经大湘西政治军事中心--筸子坪一带(今凤凰吉信镇和竿子坪镇)。筸子坪自元末至清康熙年间,集古镇、军事重地于一处,古称“得胜营”。明正德八年(1513)为筸子坪长官司治所地,镇筸守备驻凤凰古城(五寨长官司治所地)。清顺治三年(1646)改称镇筸协,康熙三十九年(1700)镇筸协改称镇筸镇。康熙四十年年(1704)实行改土归流,选择筸子坪作为大湘西政治军事中心,置凤凰营驻镇筸(今竿子坪镇)。当时湖广省设5大军镇,其中湖北2个,湖南3个(镇筸镇、绥靖镇、永州镇),镇筸镇、绥靖镇(今花垣)均在湘西。清朝89个兵备道之一的辰沅靖兵备道也迁至筸子坪(后来迁往凤凰古城)。乾隆、嘉庆年间镇筸镇置设左、右、前、中四营。一时间吉信--竿子坪一带,对外开放交流加大,人流物流快速增长,经济、文化、商业、书院教育随之发展繁荣。同时书院为朝廷、“筸军”及社会源源不断培养输送有文化知识青年,“筸军”诸多战将都应受过书院教育。诸如,田兴恕、张文德、刘士奇、林从太、滕长林、杨岩保、熊俊、唐光茂、丁有成、曾大用、杨岳赋、田连考等。“无湘不成军,无筸不成湘”美誉中应有书院功劳。

  栖山书院、敬修书院和三潭书院,成为当时湘西“苗疆”书院成功标杆,助推武陵山苗区“苗疆”书院快速发展。对于研究苗族文化变迁、融合、民族教育等具有积极意义。

  立诚书院,湘西“苗疆”书院之一。

  清嘉庆十二年(1807)兵各道傅鼐创建于乾州镇(今属吉首乾州古城)东门外,学舍12间。道光四年(1824)扩建,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战乱兵火,同治五年(1866)同知黄应诰重修。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停办改为小学堂。麻阳聂师陶、新化王者瑞、本邑杨培之、黄本骐等曾经都担任过山长,每年招生员正课6名,附课5名,童生正课4名、附课10名,额外附课不限。

  绥吉书院,又称绥阳书院,湘西“苗疆”书院之一。

  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同知张天如创建于花垣吉多坪,既招诸生又收肄业。嘉庆七年(1802)迁建花垣城内,种种原因后被毁,多次迁建。嘉庆十二年(1807)巡道傅鼐迁建于城南门内,更名“绥阳书院”,并置学田500亩。道光二十五年(1845)同知德龄阿倡(满洲人)捐款又迁建至城东门外(今文昌阁旧址),建学舍24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废书院改立中学堂。

  花垣县志记载,清朝赐名花垣为“永绥协”“绥靖镇”,“绥”字对花垣都是痛苦历史记忆,封建王朝妄用“安抚”“永绥”“绥靖”等字眼来掩盖历次镇压苗民反抗起义的血腥残暴统治。诸如,乾嘉苗民起义,革屯抗日运动,“布将帅(跳仙会)”运动等。“绥吉书院”“绥阳书院”“绥安桥”等都有那种“痛”。

  湘西书院,与湖南书院同脉同派同命运。

  自南宋绍兴年间始建泸溪县东洲书院以来,湘西书院开启本土文化教育新篇章,至明清时期遍地开花。除了上述书院,湘西有识之士又建起一批书院,如,永顺嘉靖年间阳明书院、清乾隆年间桂香、崇文书院,泸溪南溪书院,保靖莲堂(塘)书院,清嘉庆年间龙山白岩(云从)书院、保靖崇文、炳文、文昌、雅丽等书院、泸溪观澜、南溪、崇文等书院,清光绪年间永顺大乡书院等。与清雍正九年间郴州安陵书院。光绪二十一年间湘乡市东山书院,元朝大德八年间张家界天门山麓书院,明五宗正德五年石门县有丝书院,清朝慈利县渔浦书院,桑植县澧源书院,永定区崧梁书院等同进共退。

  雅丽书院,原名“崇文书院”,坐落于酉水河畔雅丽山上,与酉水著名摩崖石刻“天开文运”遥相呼应,古木参天,布局井然,人杰地灵。

  清雍正七年(1729)保靖开始改土归流,清朝雍正八年(1731年)首任知县王钦命改义学创办崇文书院(今保靖雅丽中学校园里),以宣教化。嘉庆十一年(1806)巡道傅鼐重建,更名“雅丽书院”,并置学田205亩,书院悬挂“雅言诗,雅言书,雅言执礼;丽乎天,丽乎地,丽乎人文”对联。光绪十八年(1902)废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先后多次易名,“雅丽学堂”“保靖县高等小学堂”,1938年“国立第八中学第三部”迁入,1941年更名“省立第八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成为迁陵学校、保靖县第三中学、雅丽中学。

  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贤达和人才。毛泽东青年时期(湖南第一师范)的国文教师——袁吉六先生,就是雅丽书院造就的丁酉科举人,贺龙元帅之女贺捷生将军曾在此就读。

  莲堂(塘)书院,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创办,遗址位于保靖县迁陵镇实验小学校园里,几经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县人民政府将其改建实验小学。

  崇文书院,原名桂香书院,又称灵溪书院。

  清朝雍正七年(1729)推行改土归流,永顺时称“新辟苗疆”(原为土司辖地)。雍正十年,首任知县李瑾在县城西建“文昌帝君”祠,题名“桂香书院”,亦称“桂香阁”,“将进兹地俊良之士,肄业其中”,但尚未建成。乾隆二十六年(1761),永顺知府张天如在府治以东选址创建书院,布局大门、讲堂、斋舍、文昌阁等,面向永顺、保靖、龙山、桑植4县招收生童,聘请名师担任山长。讲堂悬挂“储英励学”门额、“波澜从笔底翔飞,好一吸凤淮之水;姓字待云间高占,试仰看玉笋之峰”对联。

  嘉庆、同治年间两度扩建,增建奎星楼、诸材楼、农坛、放生池等。三十八年知府李拔撰《劝学箴》警世箴言作为院训镶刻讲堂东壁。“士习骎骎日上,文运肇新,郡属列科名、登仕版者,渐有其人”。嘉庆十六年(1811)知府福顺将书院迁建至城东门外。同治二年(1863)知府张修府扩建,布局头门、仪门、讲堂、斋房、厨房、奎星楼、先农坛等20余间建筑。同治十二年发生水灾108部图书受损后,重新添购48部图书,并订立《藏书条例》。追增田租至454余石,地租及店租86余千文。光绪十二年(1886)知府张曾歇再次扩建达道、薰往、翘秀、蓄宝、强学、励志6处斋舍。

  光绪一二年 (1886),知府曾歇以南陈时期永顺称灵溪郡为由,改其为“灵溪书院”,扩建六斋,将诸材楼更名待云楼,还请安化书法家、榜眼黄自元为其书题对联,即“楼头偶柱看山笏;门外还停问字车”。

  书院停办后,多次改名,官立中学堂、永顺五属联合中学、湖南省第一联合中学、永郡联中等。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永顺县中学、永顺民族师范附属小学。

  永顺大乡书院,1893年创办,遗址位于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里。1938年在书院旧址上创建湖南省永顺简易乡村师范院校,1941年更名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后来又几经更名,2001年更名为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

  白岩书院,原名云从书院,旧址(遗址)位于龙山县一中里。清朝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朱沛霖始建县城北门外,题名“云从书院”,建立讲堂、书斋30间,生徒规模四五十人。道光十八年(1838)邑绅张廷辉出资将书院迁至东门外春厂坪,增建奎星楼和紫阳祠,更名“锦文书院”。史料记载张廷辉“并捐田租千余石为束修、膏火之费”。鉴于明代龙山为白岩洞长官司所辖地,咸丰初年改名“白岩书院”。咸丰十一年(1861)因战乱而毁,同治三年(1864)重建。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李智俦购书5万余卷,增建藏书楼,生童规模100余人。1929年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新中国成立以来成为县一中校园。

  南溪书院,原名称□□溪书院,位于泸溪老县城武溪中街。清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熊学烈所建。道光间知县谭精名重修,改名“南溪”,自此兴学不断。光绪二十八年(1902)废科举兴义学,书院停办,改办高等小学堂,1915年改为县立一中。

  观澜书院,嘉庆八年(1803年),清朝观察使(民国称道尹)傅鼐派曾鸣球与浦市古镇名士汪魁携同创办“浦阳书院”。同治五年(1866年),商人张金(经)石出资建设,将“浦阳书院”更名“观澜书院”。

  当时颇具有规模,史料记载:“一进校门,左右两边是半圆型拱门,里面便是教室……左边教室对面是观澜庭,站在观澜庭内可以看到两亩多的大池塘,清水悠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废科举兴义学,书院停办。先后更名“浦市高等小学堂”“浦市官立高等小学堂”“国民学校”“泸溪县县立第二小学”。新中国成立以来,1965年改为“浦阳小学”,2003年改名“浦市镇中心完小”。

  汪魁,浦市传奇人物,生于清朝中晚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饱读诗书,五百两白银可替他人考举,包中举人,但因其厌恶清朝政府腐败,不愿入朝廷为官。传说李鸿章推行洋务运动在武汉开办冶炼金厂时,汪魁得知后赶往武汉,主动承担八卦炉工程,亲自设计,亲自施工,并建成投产冶炼出金子。事后朝廷奖赏,他谢绝分文未取,又回家乡浦市教书。

泸溪浦市李家书院
泸溪浦市李家书院

  李家书院(李家私塾),早期在浦市炼铁经商发家致富的山东商人李氏家族于嘉庆年间专为家族子女教育所建造的私塾(院子梁木与墙砖刻字记载)。座落于李家巷,为两进窨子屋大院,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书院大门雕刻“派衍撰書”门额,彰显李家宗派繁衍、书香门第的家训家风。有关资料介绍,李家“子女多请老师在家教书就读,后男儿外地深造,功名有成,李家同时出了五个县令,浦市百姓,人人传颂,常对自己家族说道要像李家一样多出人才”。

  姚家书院,姚少安在浦市主持创办的私立中学。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浦市兴华中学停办,部分学生们面临失学。姚少安为了让学生能继续学习,以私财接办,并以其父姚志仁名字命名为“志仁中学”,现为泸溪县浦市二中。

  书院,一段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历史。

  书院先行教育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自我认知与知行合一的思想进步,培养着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不仅传承传播文化知识,而且探索人才培养方式途径,倡导学术自由学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起到先导作用,对民俗风情培植、思维习惯及伦常概念养成等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中国传统教育、学术、藏书、出版、建筑等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性历史意义。

  湘西书院与中国四大书院渊源流长,与湖南书院一脉相承,与武陵山区书院融为一体。

  时过境迁,尽管大部分书院不再,但秉承教书育人、知行合一的书院精神令人敬仰。书院如同黑夜里一盏盏明灯照亮着一代代当地读书人前行。书院书香熏陶下的湘西儿女,走出湘西,干出一番番事业,有的还成名成家、成仁成功。诸如,毛泽东青年时期(湖南第一师范)国文教师——袁吉六先生,贺龙元帅之女贺捷生将军,辛亥革命元老、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老师、《船山学报》创办人廖名缙,以清华大学教授“钢铁博士”、中科院院士肖继美为代表的湘西籍名家学者团队。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熊希龄也先后在凤凰敬修、芷江秀水等书院接受教育。这些书院诸多弟子为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立宪变法、辛亥革命、国内革命、抗日战争抛洒热血,英勇献身。如黄埔军校第六期就有杨振亚、徐继业、田杰、周伯超、刘祖平等,还有许多有名无名“筸军”战将。诸如,田兴恕、张文德、刘士奇、林从太、滕长林、杨岳赋等。尚有《世界日报》总编辑、号称“龚大炮”民国第一狂人龚德柏等之流。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各样载体媒介薪火相传、自信自立,传承创新着国家精神血脉。

  湘西这些书院,民族文化融合复兴发展的“催化剂”,文化启蒙思想进步的策源地,人才培养摇篮,不可复制、值得保护传承发展的传统人文资源,湘西人文地理标志。

  古往今来,酉水武水悠远绵延,滋润着湘西这片神奇土地,娴静在山水之间书院、古城、古镇等遗产遗存弥漫着万古书香,文脉赓续,生生不息,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湘西儿女奋发图强,成就了无数过往文人墨客诗与远方,共同演绎神秘湘西旷世传奇故事。

  走进湘西,找寻这些默默无闻、静谧隐逸在青山绿水间的古色古香书院,古韵清雅,诗情画意,朴素禅意,就是一个探秘湘西、解读湘西、亨受美好的过程。不知不觉会被这些书院前世今生、人文底蕴所感染,被这些书院传奇和生命张力诧异震撼。

  新征程上湘西正在进行着充满荣光与梦想的远征,开展民族地区古代书院文化挖掘保护利用研究,唤醒沉睡人文历史资源,唱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旋律,推动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不断增强湘西文化软实力。

  通过文化振兴赋予书院新的生机,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新途径,为湘西教育事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开辟新视野。

  (作者单位:湘西州人大常委会)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