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一线党旗红丨谢迎千:扎根乡村的“守艺人”
华声在线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1日 18:55
华声在线
2023年03月01日 18:55

  幽静素雅的亭台楼阁,玲珑精致的飞檐反宇,清幽秀丽的池馆水榭,栩栩如生的精美壁画,在这碧瓦朱檐间着一身汉服,恍若穿越了千年时光……这座静卧在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集和村田野间的文化园,却是这位叫做谢迎千的“99后”小姑娘一手设计。

(谢迎千为游客介绍陶艺工艺)
(谢迎千为游客介绍陶艺工艺)

  一颗红心 扎根乡村振兴

  每年暑假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空荡荡的老房子,谢迎千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为乡村振兴中“画”上不一样的色彩,成为她经常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年轻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觉得我有义务和责任要建设好自己的家乡,让村子里的孩子生活更加丰富,让村子里的老人日子更加热闹,让村子里更加富有生机。”光荣入党不久的谢迎千深知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追求,这样才会心中有力量,行动有方向。

  2022年,谢迎千从浙江丽水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顺利毕业,当大多同学都选择留在发展空间更大的浙江时,她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一头扎进了让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事业中。

  一颗诚心 坚守传统文化

  谢迎千的母亲李晓辉从事汉文化传承工作多年,制作汉服、传承国学、还原汉文化,在她的耳濡目染下,谢迎千心里也埋下了一颗传承中华传统⽂化的种子。毕业回乡,谢迎千第一件事就是将汉龙文化园进行进一步改造升级,大到每一处风景设计、小到每一副壁画着笔,她都自己动手。

  汉龙文化园不仅承载着谢迎千的乡村振兴梦,也藏着她的艺术梦,“⼀九九九陶瓷⼯作室”就是她的梦工厂。她将村里的空置房承租下来后,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一点点重新修缮、装饰,让破败的老房子摇身一变,既能体验陶瓷文化,也可静坐乡野,把酒品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发扬和传承汉文化一直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坚持扎根于农村,也是希望能够借此促进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谢迎千说。对于未来,自己的目标非常明确:希望在传承传统技艺基础上去创新乡村美育和⽂化建设,通过⽤⽂化旅游带动乡村发展,⽤艺术驱动乡村振兴。

(谢迎千带领孩子们一起发现美、感受美、爱上美)
(谢迎千带领孩子们一起发现美、感受美、爱上美)

  一颗爱心 坚持公益事业

  让谢迎千记挂在心里的不仅是村里的老房子,还有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和儿童。每年寒暑假,谢迎千都会在村里的“⼉童之家”开设公益美术课与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发现美、感受美、爱上美。

  2019年,谢迎千又回村开办了湖南赟素服饰扶贫⻋间,招收村里的妇⼥、贫困户、残疾⼈做汉服和手工艺品,让他们有了自力更生的手艺和平台。该车间于2021年获评娄底市“⼱帼创新创业基地”。

  如今,回到家乡,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她依然坚持“守艺”,热心公益,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为留守⼉童们打开美育世界”的事业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谢迎千坦言,报告中提到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任务还是任重道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回归家乡,建设家乡,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奉献青春和力量。(谭卫丰 陈峰 邹国栋 刘艳琼 张政 王智雄)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