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地质传奇奥妙无穷
中新网湖南 高文化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2日 09:00
中新网湖南 高文化
2022年11月02日 09:00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以下简称“湘西公园”),远古地质故事记录者。

  一个个地质地层剖面、一处处地质遗迹,一块块岩石,藴藏海量已知和未知地质信息密码,记忆着公园前世今生。

  沧海桑田矿化成矿床,塑造成鬼斧神工般地质遗迹,风化成沙土,承载万物繁衍生息,将爱与美奉献给人类。

  亲近触摸地质遗迹,对话石头化石,探秘远古地球不一样的场景,感知亿万年美妙大地传情。

  地球远古“主人”古生物风水宝地。

  化石是保存在沉积岩层中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痕迹。

  走过46亿年的地球生活过海量级古生物,古生物中的“幸运儿”成了化石。据研究分析,“幸运儿”概率为万分之一,古生物成为化石属于小概率事件,化石富集成群更是小小概率事件,多门类生物集结成古生物化石群,全球珍稀罕见。

  公园古生物化石分布广泛,丰富多样,诸如,叠层石、三叶虫、鹦鹉螺类角石、腕足类、蠕虫、笔石等。

  距今5.42—4.85亿年寒武纪属生物大爆发时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群爆发繁殖长达6000万年,三叶虫、奇虾、牙形刺、角石等无脊椎动物成为彼时海洋主角。寒武纪末期(距今4.8亿年)生物群遭遇地球第一次大规模灭绝。地质研究发现,全球在这同一时代地层发现海量古生物化石。诸如埃迪卡拉生物群、云南澄江动物群、贵州瓮安动物群、湖北三峡动物群等。近期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专家在湖南花垣早寒武世地层发现大量纳罗虫、德西尼虫、海绵、虾爪等多物种的古生物群。

  三叶虫作为地球第一次生物大爆炸时期“霸主”,具有顽强生命力,在地球生活长达2.92亿年。三叶虫物种类别成为距今5.42-2.5亿年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石炭纪、二叠纪)地质地层年代划分辨识度最高最权威化石。地质学家判断:凡在地层中找到三叶虫的就是古生代地层。三叶虫化石具有科学研究和观赏收藏价值。

  古生代三叶虫先后遇奇虾、角石、广翅鲎、板足鲎、鱼类等海洋天敌。距今4.85亿年遭受大灭绝事件,距今4.85-4.4亿年奥陶纪正值鹦鹉螺类角石主宰海洋时代,三叶虫成为角石、广翅鲎“下饭菜”,寒武纪和志留纪地层三叶虫较奥陶纪地层更丰富。志留纪与其他地质时代相比,古生物多样性平淡,只有笔石、三叶虫、板足鲎、角石等为数不多生物。尽管彼时霸主板足鲎横行其道,但角石进入衰老期,给三叶虫有机可乘,卷土重来,湘西公园这片古海洋几乎成王冠虫等三叶虫独立王国,保靖、龙山、永顺等地志留纪王冠虫化石群为证。

  根据《湖南古生物图册》,公园古生代地层发现多种三叶虫化石。除“湘西虫”外,还有许多以湘西地名进行命名的三叶虫。有放大镜才观察到的,如古丈“金钉子”划分标识三叶虫--光滑光尾球节子,也有中国最大个体三叶虫--“湘西虫”,又称列夕三叶虫。

  “湘西虫”化石群产于列夕曾家坡老山头早奥陶世分乡组地层,为湖南出产代表性化石种类之一,深受国内外地质博物馆青睐。1978年6月地质普查时,在列夕乡灌木丛砾石堆发现一块青石板上有一枚长17厘米、宽13厘米左右的完整三叶虫化石。1979年12月潘东初和王世读等地质工作者在曾家坡附近山坡上追索到富含三叶虫地层,即早奥陶世分乡组青灰色薄层细粉晶泥灰岩地层。经过专业采集发现大量保存完整的三叶虫化石,最大个体48cm(全球最大产自加拿大60cm),其中还有一只三叶虫长27厘米,宽18厘米,身上还趴着7、8个呈相互依偎状的小三叶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1981年湖南省地质局系统研究,分别确认命名为列夕虫、永顺拟栉壳虫、高雅小栉虫、粗面副四川虫、列夕小安南虫等,并公开发表在《湖南古生物图册》。

  列夕动物群独领风骚。2020年发现,2022年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专家研究成果发布。列夕动物群为距今4.75亿年早奥陶世特异埋葬型动物化石的典型代表组合,既包括寒武纪孑遗类群,还有大量奥陶纪新生类群。比如,大量保存完整且有吻部等细节构造的鳃曳动物“古蠕虫”,身体柔软的“奥托虫”及形如身披盔甲“短剑虫类”,保存完整由多边形骨板包裹的棘皮动物“海林擒”、“海囊盘”,还保存有肠道等软体组织的珍贵标本等。根据介绍,列夕动物群已发现节肢、海绵、棘皮、鳃曳、环节、刺胞、软体、腕足、苔藓、半索及脊索等11个门一级生物类群。大小形态各异的三叶虫化石多达16种。既有海洋游动或漂浮生活的,又有海底自由爬行的,还有在浅海底泥沙钻洞生活的“内底栖”动物,亦有固着海底生活的“底栖固着”动物,生物多样。

  化石产出多点富聚。比如,花垣石楠镇、吉卫镇早寒武世杷榔组产出排吾都匀盾壳虫、杷榔虫、张氏虫等;永顺县万坪镇八万坡村、龙山县猛西乡猛西村、保靖普戎等早志留世龙马溪组、小河坝组、吴家院组、小溪峪组均产王冠虫、刺头虫等化石群。东方刺头虫(横宽型)和简单刺头虫,最早发现于龙山县猛西乡猛西村早志留世地层。王村、老司岩、里耶、吉首等地石板街上角石、三叶虫化石比比皆是,多地还发现大量虫痕等痕迹化石。说明古生代公园所处海洋环境特别适应古生物繁育。

  多地出露“地质瑰宝”--叠层石。国际学术界认为叠层石是全球同一地质时期的“标准层型剖面”、世界罕见的“地质瑰宝”,前寒武纪“无字天书”地层地质年代划分“标签标识”。见证距今40—25亿年地球就有氧气供给,大气氧气含量高达21%。地球演进20—30亿年过程中,氧气和藻类细菌诞生后相助相生,氧气越来越多,被火山气体覆盖的地球渐变成适应生命的有氧世界,开启有氧生命新天地。叠层石每平方米生活着36亿个微生物细菌,“小不点”细菌成就改变地球命运的地质传奇。

  太古界地层最早发现叠层石--原核单细胞生物微化石,即蓝藻类蓝色细菌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与海水中的钙、镁碳酸盐及其碎屑粘结沉淀形成的原核生物微化石。上个世纪70年代,湖南405地质队在花垣县前寒武纪下震旦统发现大量叠层石,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有45个属种蓝绿藻。2020年红石林青云山茶园发现中上寒武统叠层石。目前地质科学家在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发现最古老叠层石,通过元素测年法确定距今37.7亿年,比距今28亿年南非布拉瓦叠层石早近10亿年。

  湘西公园“祖藉”源自南半球海洋。

  研究表明距今4.1—5.42亿年早古生代华南板块(古扬子准台地)处于干旱海相沉积环境,湘西位于南半球海洋而非陆地。

  前寒武纪(原生界)至中生代地质地层综合研究,特别是古生物化石组合、岩石岩性结构、沉积矿床及古沉积相环境分析,地层沉积环境等均指向热带干旱海相。公园出露前寒武纪冷家溪群、板溪群(青白口系)地层为华南板块基底,其中栖凤湖附近大溪冷家溪群浅变质岩地层,距今10-16亿年,湘西最古老,也是湖南最古老地层之一。

  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华南板块处于同一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武陵山区位于华南板块边缘断陷盆地,且湘西彼时处于南半球赤道附近,历经万里飘移来到北半球现在位置。

  板块飘移与地球构造运动综合研判,公园所处华南板块(古扬子准台地)拥有5亿多年“移民”飘移史。

  湘西公园穿越16亿年时光隧道。

  地球三大岩石,即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公园均有出露。以公园酉水为例,观察地质地层构造遗迹剖面景观,可享受地质地球科学心灵鸡汤。

  自古丈逆水穿行至龙山,一条跨越16亿年的前寒武纪(原生界)至中生代地质地层剖面。永顺、古丈两岸地层岩石剖面为前寒武纪冷家溪群、板溪群梵净山组、马底驿组、五强溪组等巨厚层浅变质岩和震旦系南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地层,距今16—7.7亿年。古丈盘草、鬼溪、保靖葫芦、黄金、吉首隘口等地南沱组冰碛岩层,冰川雪球事件留下的“胎记”。震旦系下统(距今6.9-7亿年)陡山沱组地层具有矿床地质意义。花垣、凤凰、古丈锰矿床均产自此层,古丈、保靖复式背向斜两翼地层富含磷矿。

吕洞山 龙建林 摄影
吕洞山 龙建林 摄影

  再上依次为距今5.4—2.5亿年古生代地层。寒武系清虚洞组、杷榔组(石牌组)、比条组薄层灰岩、钙质页岩,具有远古地质意义和实用价值。凤凰、吉首乡村石头民居均采用寒武系清虚洞组、比条组薄层灰岩、泥质薄层灰岩及杷榔组(石牌组)页岩作石材。域里上寒武统车夫组和比条组碎屑灰岩、竹叶状灰岩属于斜坡海相碳酸盐沉积。所谓竹叶状灰岩就是由扁砾被钙质胶结而成的砾屑灰岩,砾屑为扁圆或长椭圆形,垂直层面切开形似竹叶,大小不一,磨圆度高,其表面常有一层紫红色或黄色铁质氧化圈,制作工艺品非常精美。公园里距今4.8—4.4亿年奥陶系地层最风骚养眼,其红色石林遍及4省市,包括古丈、永顺吊井、芙蓉镇、保靖普戎镇、迁陵镇、花垣雅酉、龙山茨岩塘镇、贵州松桃、重庆酉阳、湖北宣恩。奥陶系除了红色泥灰岩,还有黑色页岩地层,这些黑色页岩易在上升洋流影响明显的中低纬度近海盆地沉积。红色石林周边出露距今4.4—4.1亿年志留纪(古丈、永顺等)“萝卜丝”页岩岩层和距今4.1—3.5亿年泥盆系(永顺、保靖等)中统云台观组等灰白色、红色石英砂岩。距今3—2.5亿年二叠纪为古生代最后华章,陆地海洋生物广博繁荣,较距今3.5—3亿年石炭纪蕨类等植物更加进化,特别是银杏、苏铁等裸子植物茂盛,较今天原始森林还要“原始”,后来构造运动将其深埋压覆形成当今开发利用“黑金”——煤炭。洛塔等地开采利用过二叠系煤炭资源。构造运动将石岩纪、二叠纪地层扭压抬升至地表,遭遇亿万年风化剥蚀和岩溶作用形成洛塔、八面山等喀斯特奇观。洛塔被称之“中国南方岩溶台地的典型代表”,洛塔园区二叠系栖霞组灰色石林神奇,其台地、峡谷、天坑、溶洞等地质遗迹吸眼球饱眼福。石炭系地层被剥蚀殆尽,仅局地零星可见。

  进入距今2.5亿—6500万年中生代,华南板块(扬子古陆)上的湘西公园为古内陆气候。干燥,雨水匮乏,陆相沉积环境差,仅局地依稀可见距今2.5—2亿年三叠纪地层,距今2—1.5亿年侏罗纪地层缺失。公园成为与恐龙隔山相望的盲区,彼时地球“霸主”恐龙至今未发现,周边桑植曾是芙蓉龙天下。距今1.5亿—6500万年白垩纪地层在龙山有出露,通过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典型丹霞地貌。

  历经地球构造运动“魔鬼”般炼狱涅槃。

  宏观上属于中生代以来形成的新华夏系巨型多字型构造,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中观上属于武陵山脉腹地湘西弧形构造带。

  华南板块(古扬子准台地)漂移中自身伴随由海相地槽抬升陆地过程,先后发生武陵、雪峰、扬子—加里东、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造山构造运动。多重构造运动迭加对地层岩石“魔鬼”般炼狱形成神奇美丽的地质遗迹。板块碰撞加剧火山活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一部分被地球生物利用进入有机碳循环,大部分进入大自然漫长无机碳循环,即所谓“碳中和”过程。二氧化碳溶入水冲刷陆地含碳石灰岩、白云岩,形成碳酸盐流入海洋,海洋成为二氧化碳第二故乡,碳酸盐犹如水垢一样不断沉淀在海底,随着地壳运动和成岩作用形成碳酸盐沉积岩层。

  根据《湖南地学进展》、《湘西州国土规划报告集》等,湘西石灰石、白云岩发育,约1万平方公里,构造运动和自然力致岩溶裂隙断裂强烈发育,地表和岩溶地下水系密布,地下河强烈发育达6000多平方公里。

吉首德夯--天问台
吉首德夯——天问台

  华南板块遭遇燕山、喜马拉雅等造山运动,使平整地层揉搓倾斜弯曲断裂,粉碎性“骨折”,经历庖丁解牛般千刀万剐,公园区域形成湘西弧形构造。自北向南分布红岩溪—比耳背斜、保靖—铜仁复向斜、古丈复背斜等褶皱构造,花垣—张家界(大庸)—慈利、永顺—保靖、古丈—凤凰、保靖—花垣麻栗场—铜仁—玉屏等深大断裂活动带。同时,加剧岩石发生区域变质,形成酉水中下游前寒武纪冷家溪、板溪群等浅变质岩层,另一方面,断裂活动致使火山岩基性岩浆岩侵入,诸如,古丈、保靖辉绿岩,花垣铅锌矿床,古丈重晶石矿床等。受深大断裂活动带影响,地下热水温泉较丰富,龙山、永顺为湖南地热异常区之一,查明地热温泉11处。

  湘西公园颜值水“劳苦功高”。

  走进公园可感知山水“恩怨”及水之“魔力”。酉水武水,亿万年水与山石对抗摩擦亲热的结果;岩石一而再三地包容谦让、水不断得寸进尺取得荣光的结果。

  地质意义上,酉水武水属幼年期次成河,水无孔不入,水滴石穿,从深大断裂带到每块岩石上裂纹,沿着裂纹侵入岩石,犹如伤疤上撒盐,让地表地层伤口发炎,久久不能癒合,底线失守,山崩石解。长此以往,久久为功,岩石不断融于水中被带走,如同水煮青蛙,量变到质变,不断被水冲刷成孔、缝、口、管、洞,加剧变成漏斗、天坑、阴河,最后彻底击穿山腹,磨垮山巅,冲破山粱,天坑连通,天坑变峡谷。水浸变水滴、水线、水流、瀑布,涓涓细流变地下潜流、伏流、溪河,溪河不断冲刷切割河床及两岸,河道不断变深变宽,溪河注入酉水武水,从湘西奔向沅水进入洞庭湖。

  公园峡谷台地瀑布交织成群成诗,美学辩识度高。

  汛期强降水时,地表地下水汇聚悬崖峭壁形成高落差瀑布,雄奇磅礴,峻险幽深,极具视觉冲击力。就不完全统计,公园落差超过100米瀑布近100余处,主要分布于腊尔山、落塔、芙蓉镇(王村)、吕洞山等地。著名瀑布有王村、德夯流纱、尖朵朵、大龙洞、小龙洞、象鼻山、桃花坳、吕洞山指环、布瓦壁等。腊尔山台地峡谷瀑布达13处,超过200米落差4处,100-200米9处。其中,吕洞山指环瀑布奇特,

小龙洞瀑布
小龙洞瀑布

  芙蓉镇称之挂在千年瀑布上的古镇。尖朵朵瀑布单级落差近300米,最有灵性。小龙洞瀑布进入主汛期,空中俯瞰7条瀑布从悬崖倾泻而下,犹如7条龙同框出镜吐瀑,瀑布轰鸣,声闻若雷,烟雨蒙蒙,水墨丹青,置身其境震惊震撼,拍案叫绝。雨后晴天,彩虹挂满瀑布,数条彩虹同框,云雾飘摇弥漫,云蒸霞蔚,青山绿水,人间仙境,妙不可言。

  每处都能感悟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意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有唐代诗人徐凝《庐山瀑布》:“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远眺瀑布,犹如万顷冷绿中飘逸白练银链。盛夏瀑布,天生避暑山庄,亲水网红打卡地,凉风习习,爽心悦目,感悟自然之美,品味亲水之韵,体验康养休闲之旅。

  地球科普之窗。

  46亿年地球漫长演化史,有着许多动人心魄、鲜为人知的地质传奇,有的耐人寻味如壮丽史诗,有的恐惧惊悚似灾难大片,有的惊天动地超乎想象。这些故事天知地知,岩石化石知。任何一块石头化石都饱受亿年沧桑,有着各自不同身世命运。

  历史考古学家眼里,距今1万年人类文明遗址属重大概率事件,300万年旧石器时代文化无法想象,1000万年乃类人猿祖先考证“天花板”。

  天文地质学家眼里,思维空间46亿年。根据天文学研究,宇宙约在138亿年前随着超巨大爆炸而生,换句话说,138亿年前没有时间空间概念。宇宙尘埃经历92亿年漫长漂浮量变积累,质变卷起超巨旋涡,涅槃产生太阳系及其绕行星球,地球作为太阳系行星同步应运而生。46是138的三分之一左右,宇宙面前地球算小字辈。人类文明史满打满算300万年,地球面前就是一眨眼擦肩而过功夫,地球上最年幼生物。人类与地球上曾出现过生物不可比,三叶虫生存2.92亿年,恐龙生存1.65亿年。

  自寒武纪生物大爆炸以来,地球生物演化驶入快车道,不断进化新陈代谢,物种千千万万,无数生物物种在地球上如过雨烟云成过客,遭遇许多重要生物起源灭绝事件,但古生物“幸运儿”在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留下“存在感”证据,即古生物化石。诸如,全球气候、构造运动、火山喷发、板块飘移、生态系统重大转换、天外陨石坠落等重大事件都令生物遭遇灭顶之灾被埋藏成化石,但古生物极具生命力。地球生物至少遭遇3次冰球大事件(6亿年前前寒武纪、3亿年前石炭纪至二叠纪、第四纪大冰期)和1次太空陨石坠落或火山活动重创。其中,寒武纪末期(距今4.8亿年)和二叠纪末期(距今2.5亿年)海洋物种灭绝近50%、90%。还有2次规模灭绝为晚三叠纪后期(距今2亿年)和泥盆纪中后期(距今3.5亿年),物种灭绝分别约30%、26%。公园里新元古界震旦系(又称埃迪卡拉系)下统陡山沱组等不整合面上均有“冰球大事件”遗迹岀露。

  地质地层年代划分与中国历史朝代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国历史朝代依据时间序列、历史人物故事划分成史前、上古、夏、商、周、秦、汉、三国、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近代等。

  地质地层年代通过地层岩石岩相、构造运动、生物化石和元素物理化学方法等来测定,将地球诞生演变46亿年按时序划分4个地质时代,即冥古界距今46—40亿年,太古界距今40—25亿年,原生界距今25—5.4亿年,显生界距今5.4亿年—至今。前3个地质时代长达40多亿年,占据地球生命46亿年90%左右。犹如“人类史前社会”,其地层难以发现古生物化石,地质学将其统称为前寒武纪时代。

  地球时空维度巨大,远远超出东西方宗教神学神话所寓示的千万年。正如道格拉斯·亚当斯在《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所述:“太空很宽广。实在太宽广了……你或许觉得沿街一路走到药房已经很远了,但对于太空而言也就是粒花生米而已”。

  参照人年龄1年1岁计算方法,比喻地球运动1亿年为1岁,地球已诞生46岁。常言道,女大十八变,人的容颜随时间变老,地球也随地壳运动魔术般变色。

吉首矮寨风光
吉首矮寨风光

  根据科学研究,地球诞生珊珊学步2岁左右(距今44亿年)是裹一层薄薄玄武岩(基性岩浆岩)假面孔的黑色地球。3岁(距今43亿年)呀呀学语地球又变成被海洋全覆盖的蓝色地球。6岁左右幼龄地球(距今40亿年),地壳表面大面积黑色玄武岩变成漂浮的花岗岩,形成当今地球最古老原始大陆,被花岗岩充斥的黑色地球又成蓝色。6—11岁(距今40—35亿年)少年地球,在光合作用和有氧运动中涅槃孕育生命,微生物横空出世,注入生命张力,从此有别于其他行星而成活地球。11—27岁(距今35—19亿年)青少年地球,随着光合作用和大氧化事件持续发酵,地表从有活力灰色蜕变为砖红色地球。27—37岁(距今19—9亿年)青壮年地球,如同处于青春叛逆期,这10亿年正介于太古界末期“大氧气”事件画句号与新元古界全球冰川时代之间,地表风平浪静,生物地质活动似乎停滞休眠,地学戏称“地球史上最乏味的时间”,又称之“臭地球”。但地球内部构造运动致使地壳发生化学反应和矿物大爆炸“革命”,当今地壳各种矿床矿化带很大程度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37—40岁(距今9—6亿年)青春地球,遭遇冰川温室效应循环折磨,气温骤降被冰川冰河冰封成雪白地球,继而发生火山活动和温室效应,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形成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冰川融化,冰川运动形成冰碛岩沉积。40岁(距今6亿年)地球青春焕发,犹如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开启文明,板块构造运动持续激活地球,光合作用和生物新陈代谢主场,让整个地球生物圈生机盎然。

  湘西公园身价如日中天。

  世界意义和价值地质遗迹不断被发现,2020年申报时以“古丈阶”和“排碧阶”两个“金钉子”为傲,2022年公园又添“列夕古生物动物群”世界级地质遗产,新征程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发现之一。

  2022年7月13日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专家方翔领衔,联合湖南省博物院等机构14名知名学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发表了《列夕动物群:华南下奥陶统新的特异埋葬化石库》综述性论文。在全球地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一举成名天下知”,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轰动效应”。列夕动物群地质时代通过牙形刺和笔石等古生物化石组合分析判断为4.75亿年,比奥陶纪生物大规模繁荣的主要时段早500-1000万年。为寒武纪到古生代末期2.92亿年时间新生动物类群对原有部分动物类群演替提供了新证据,揭示奥陶纪生物大繁荣早期海洋生物辐射式扩散特征,比较完整还原彼时海洋生态系统。

落塔岩溶台地风光
落塔岩溶台地风光

  目前全球范围内寒武纪特异埋葬化石库发现较多,但奥陶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发现屈指可数,早奥陶世更是罕见。距今4.75亿年古生物化石群赋聚于列夕泽龙坪附近早奥陶世马刀峪组,青灰色粉砂细晶泥灰岩夹薄层浅黄色粉砂岩地层,不仅富含三叶虫,还保存许多形似蚯蚓的生物化石,故称之为“特异埋葬化石库”。所谓“特异埋葬化石库”就是保存大量完整化石甚至生物软组织的的化石库,能更加完整反映当时海洋生物组合及生态系统特征。4.75亿年前列夕动物群所在华南板块(扬子准地台)位于赤道附近低纬度大陆架浅水区,彼时处于阳光充沛、气候温暖的开阔浅海环境,海域表层海水平均温度约 25 ℃ -30 ℃,相当于现代赤道气候,海相环境适宜生物繁衍。公园奥陶系地层可见大量古生物化石,包括三叶虫、腕足类、棘皮动物、鹦鹉螺类角石、笔石、蠕虫等多门多类。除列夕外,还有保靖复兴镇(清水乡)晚奥陶世庙坡组鹦鹉螺类角石化石群,王村、老司岩、里耶、吉首等石板街随处可见角石、三叶虫等化石。

  列夕动物群较位于古南极附近摩洛哥Fezouata生物群和英国威尔士的Afon Gam动物群更加特殊珍贵。距今4.85-4.7亿年奥陶纪早期是古生物学术界研究古生代动物群起源和奥陶纪生物辐射早期机制的关键时段和重要节点。标志着古生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后又进入新一轮“黄金繁育期”,即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整个海洋又活跃起来,生物多样性急剧增加,生态系统趋于修复。

  与国内澄江动物化石群、贵州凯里生物化石群一样具有世界影响力。澄江动物化石群,其发现轰动了国际科学界,被誉为“世界近代古生物研究史上所罕见”、“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奥秘的金钥匙。2012年7月1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中国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贵州凯里生物群为距今5.2亿年中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世界三大页岩型生物群之一。地质时代介于距今5.05亿年中寒武世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和距今5.3亿年云南澄江生物群之间。生物群包括11大门类、120多属动物化石,其中微网虫、奇虾类等为首次发现。对科学研究生命起源与演化、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等具有重大意义。

  “金钉子”,国际地质界最高荣誉,国际地层地质年代标准,全球不同地层地质年代结束时权威标记。

  地壳地表地层是一部46亿年地球历史的万卷“天书”,“金钉子”则是对话石头打开“天书”敲门砖。一个个“金钉子”如同插入地球史巨著中的一张张“书签”。

  地质学家借用美国铁路修建史上“ 金钉子”代表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美国铁路修建史上“金钉子”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与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在地质年代划分上殊途同归。1869年5

  月10日,美国首条横穿美洲大陆的铁路钉下最后一颗轨道道钉,宣告全长1776英里铁路胜利竣工,这颗钉子为18k重436克合金(含金17.5克)。该铁路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深远,对实施美国西部开发战略举足轻重。为纪念这一事件,1965年7月30日美国建立了“金钉子国家历史遗址”,简称“金钉子”。

  地质学家借助铁路“金钉子”珍贵价值及特殊含义,寓指地质地层遗迹记录中的特殊节点及其科学价值、地层年代划分上的重要性和永久性。通常借用古生物化石、岩石岩性成分及元素年代测定来确定“金钉子”剖面地层界限标记。“金钉子”划定一般选择首次(第一时间)全球范围等时间出现,广泛分布,繁育能力强,能快速扩散到全球的古生物新物种。时常采用笔石、三叶虫、牙形刺、有孔虫等浮游生物。

  2001年、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科联组织分别将公园两个标准层型剖面命名为“金钉子”剖面,即中上寒武统排碧阶(第8阶)剖面、中上寒武统古丈阶(第7阶)剖面。“排碧阶”、“古丈阶”列入国际地质地层年代表。这两枚“金钉子”主要通过三叶虫化石物种来进行全球比较确认。其中,“古丈阶”剖面出露地层为寒武系敖溪组及其上覆花桥组下段暗色碳酸盐浊积岩,选择光滑光尾球接子三叶虫以及牙形刺来划分。

  红石林为全球规模最大最美奥陶系红色碳酸盐岩石林景观。湘西公园2018年9月正式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申请书》:“园区在中奥陶统大湾组沉积了一套台地浅滩相紫红色瘤状泥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展示了其特殊罕见的氧化沉积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全球意义……,成为全球碳酸盐岩石林模式地,也是中国南方喀斯特演化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公园内科学价值突出、最具全球代表意义的岩溶地质遗迹之一。”

古丈红石林
古丈红石林

  湘西公园,满满世外桃源意境。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烈,文化遗产、地质遗迹、风景名胜、史诗般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榜题名”星罗棋布,触手可及,俯拾皆是。山水人文、地质遗迹融合得天一无缝,山美水美生态美,犹如幽美画卷。名胜名景,名山名水,名河名瀑,古村古寨,古城古镇,一张张极具含金量的生态历史文化名片。

  历史文化长河、诗与远方、乡愁等国家地理坐标都能找寻到公园一席之位。这里是一片山水传情净土,回归美好生活“诗意地栖居”,称人文秘境,生态高地,天然氧吧一点也不为过。

  正如沈从文1926年在《在别一个国度里》所述:“家乡美得心痛,何必诗与远方”。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一首流淌亿万年的交响乐,一部集“形、色、韵、神”于一体“天书”。拥有太多世界意义的峡谷画廊、山水宝典、红色石林、“金钉子”、列夕动物群、人文历史等珍稀资源。

  2020年申报成功以来,注重用山石特有形体语言和地质文化传递神秘信息,演绎山水之歌,讲述人文地质故事,真实让游人享受视觉盛宴,品味地质地球科学心灵鸡汤。知名度显示度不断攀升,充满着蓬勃传奇的生命张力。

  坚信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新湘西建设必将促进公园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作者单位:湘西州人大常委会)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