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市局烟叶丰收喜庆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40周年
责任传递使命 共建美好未来
——株洲烟草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打造走在前列的“五型企业”
心怀“国之大者”,担当“责之重任”。面对新时代、新目标,湖南省株洲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近年来在大局中把握形势、谋划改革、推动发展,瞄定全省系统“第一方阵”目标,以“闯、创、干”的精气神,承压前行,主动作为,着力以战略聚能、担当载能、发展育能,认真履行国有企业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全方位构建责任型企业。
锚定“进”的方向,以战略聚能争当先锋
走好第一方阵是推进烟草事业的内在需要。回答好“第一方阵”这一“发展之问”,考验格局与魄力,彰显责任与担当。
在株洲市局(公司)党组看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
“打造‘走在前列’的学习型、创新性、服务型、平安型、运动型‘五型企业’,一头接续历史,一头引领未来,是推进株烟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路径和主攻方向。”株洲市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陈新田说道。
锚定进方向,更需“行”的力量。今年以来,面对稳定经济大盘责任使命,株洲烟草承压而上,拔节起势,打造“火车头”党建工作品牌,以“铸魂号”引领信仰前行,“基石号”引领组织前行,“融合号”引领创新前行,“清风号”引领作风前行,“先锋号”引领人才前行,“服务号”引领文明前行,持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优势和发展优势。
着眼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株洲烟草争当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军,取得了一组既有亮点又有看点的成绩单。卷烟零售客户信用体系建设走在行业前列,卷烟打假打私稳居全省系统第一方阵,创新数量及质量取得新的突破。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答案。连续十三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取得“2016-2020烟草行业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株洲市文明行业”等称号……这些都昭示着“五型企业”建设服务工作大局、对标行业要求、回应群众期盼。
扛起“稳”的责任,以实干担当践行使命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创业维艰,奋斗以成。
株洲烟草积极践行“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履行“修自身、顺民心、报国恩”企业使命,把责任抗在肩上,把民生放在心上,以实干托起稳稳的幸福,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在主动优质服务中传递“株烟温度”。
“卷烟经营越来越规范,大家在《信用承诺书》上签了字,乱价的少了,好卖的烟多了,干劲更足了。”谈及近年来卷烟市场的变化,位于芦淞区徐家桥市场的亮亮副食品店零售客户李亮亮如数家珍。
曾经,徐家桥市场是污染株洲卷烟市场生态的“毒瘤”,盘踞着非法倒卖卷烟的地下网络,让守法经营的零售客户苦不堪言。为此,株洲烟草主动求变,用“信”治市来破解难题。
用“信”治市,重塑生态。他们通过搭建零售客户信用管理指标体系,为全市所有零售户进行信用“画像”,调动数据为信用管理跑路,在全省试点探索卷烟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强化大数据监管模式应用,培育“守信处处收益;失信处处受制”的卷烟信用生态,助力卷烟零售客户经营得舒心、卷烟消费者消费得放心。
用情用力扛起“稳”的责任,彰显烟草企业使命担当,不仅体现在市场诚信的建设完善上,更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
在疫情告急之时,株洲烟草“志愿红”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共组建了12支抗疫队伍,进驻10个社区疫情防控责任点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向5个社区、文明帮扶点和消防、公安等多家单位捐赠防护口罩,送去矿泉水、凉茶等物资,合力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铜墙铁壁。
在助力振兴乡村的广袤田野间,自2021年以来,株洲烟草先后结对乡村振兴驻点村12个,派出驻村工作队4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累计捐赠各类帮扶资金240余万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1200余个,帮助转移就业230余人,烟叶生产投入4000余万元。
此外,今年他们通过“金秋助学”活动捐款10万元,助力20名困难学生跨入大学校门。作为一项常态化公益项目,株洲市局(公司)已连续12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捐助资金达240万元,累计帮扶280名学子,多次被市慈善总会和市教育局授予公益助学“先进单位”称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株洲烟草用实干担当书写“民生答卷”。
谋好民生之利,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白墙、黑瓦、鸡鸣、犬吠,株洲市茶陵县平水镇的“湘村636”黄鹏便民店与这里的青山绿水相得益彰。“自从加盟了‘湘村636’,我们店就是平水的颜值担当,是全村最靓的‘仔’。”黄鹏自豪地说。
在这个便民店,购物轻松舒适,门口的便民服务站,药箱、口罩、酒精、工具箱等一应俱全,走累了,在休闲体验区沏上一壶茶,拿上一本杂志,享受悠闲的农村生活;下雨了,借上一把雨伞,自在走回家;电动车没电了,在门口便民插座上充电,走入店铺小憩。
在店内的助农专区上,陈列着本地土鸡蛋、扎鱼、红薯粉、大花片等特色农产品。店里还为附近村民提供农业银行“惠农通”存取款、缴水电费、保险费、贷款咨询等多项业务,真正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无微不至的“公益+多元化”服务,让这个小店成了村民聚集的“驿站”,圈住了一波“铁粉”,也圈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2019年以来,随着全省第一家“湘汇”636落地株洲,株洲烟草共打造集“公益港”于一体的“湘汇636”79家,“湘村636”加盟终端39家。“湘汇公益港”成了党员奉献的“大平台”,便民服务的“百宝箱”,居民消夏的“打卡地”。
如果说现代化农网终端的建设方便了村民生活,那么现代化烟草农业则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是‘金叶子’助我度过难关,带给我幸福生活。”茶陵县枣市镇曹柏村“80后”烟农李凌杰是株洲烟草“我为烟农服好务”的受益者,2022年,在烟叶技术员的悉心指导下,他种烟100亩,纯收入13万元,成为了村民们眼中都羡慕的“新农人”。为了传承“烟草人”的倾力帮扶,李凌杰带领了16户村民种上了烟叶,走向共同富裕。
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近年来,株洲烟草聚焦“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稳步推进基本烟田“建管护”工作,培育烟农总量增加到527户,80、90后烟农数量增加到85户,烟农户均收入实现十连增,烟叶收购质量等级合格率等排名全省烟草系统前列。
发展服务人民,发展造福人民。放眼未来,株洲烟草将积极锻造走在前列的“五型”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