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列夕 地质传奇古镇
中新网湖南 高文化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3日 09:29
中新网湖南 高文化
2022年09月23日 09:29

  列夕,土家族语意为“河坎上的寨子”,即牛路河(猛洞河)岸上村寨。

  地处永顺县西南部,东与高坪乡、芙蓉镇隔河相望,北与抚志乡相连,南与保靖县、古丈县毗邻,西与泽家镇接壤,现隶属芙蓉镇,距镇区和高铁站不到6公里。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里的古镇,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拥有亿万卷“无字天书”,集地质文化、土家族人文历史于一体,充满远古地质传奇。

  列夕,古丈红石林连体“兄弟”。

  典型红色喀斯特岩溶谷坡台地地貌。

  站在列夕大桥观古镇,雄奇的“一”字型山岭格外养眼,古镇就躺在“一”字型山岭下的远古红色岩石上。“一”字型是山岭山脉展布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再加上风化夷平作用所致。

  空中鸟噉,“一”字型山岭与猛洞河大拐弯相交,古镇位于猛洞河峡谷拐弯西岸,与酉水南岸古丈老司岩古村隔河相望。整个古镇基础基岩都是距今4.85—4.58亿年中下奥陶统大湾组、枯牛潭组、宝塔组及红花园组紫红色灰岩,民宅基脚、古街石板、古码头石阶都是紫红色灰岩石材。

  周边还有红石林、峡谷及岩溶洞穴景观,比如,猛洞河峡谷、酉水峡谷及神仙洞等。列夕红石林属于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红石林园区范围,红石林自古丈穿过酉水延伸至列夕,再往北经过克比、科比、那丘等地石林,都是红石林家族“孪生兄弟”。

  列夕红石林景观具有科学、美学、观赏价值,和古丈红石林一样具有世界意义。岩石地层与其一脉相承,为距今4.85—4.58亿年中下奥陶统红色碳酸盐岩,以大湾组地层为主体。其中,大湾组为一套特殊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合的台地相沉积,即紫红色夹灰绿色中厚层瘤状泥晶泥质富铁灰岩,夹紫红色薄中层含生物屑泥晶灰岩。枯牛潭组为紫红色、灰绿色龟裂纹状、豹纹状泥晶含泥质富铁灰岩,夹含生物屑、紫红色薄层泥晶泥质灰岩。宝塔组为中厚层龟裂纹含生物屑泥晶灰岩,夹薄中厚层瘤状泥晶含泥质灰岩。红花园组为一套深灰色块状粒屑亮晶灰岩、粒屑粗晶含白云质灰岩。周边还有南津关组地层出露,为一套深灰色厚层粉晶灰岩、灰白色厚层细晶白云岩。

  根据湘西世界地质公园2018年9月正式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申请书》:园区在中奥陶统大湾组沉积了一套台地浅滩相紫红色瘤状泥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展示了其特殊罕见的氧化沉积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全球意义。湘西红石林位于酉水和猛洞河峡谷两岸的谷坡地带……,成为全球碳酸盐岩石林模式地,也是中国南方喀斯特演化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公园内科学价值突出、最具全球代表意义的岩溶地质遗迹之一。此外,与酉水南岸古丈红石林相连的全球寒武系苗岭统古丈阶“金钉子”(GSSP)标准剖面隔河相望。

  列夕红石林和峡谷台地岩溶地质遗迹模样归功于地球造山构造运动和水的“魔力”。

  地质研究发现距今4.1—5.7亿年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古扬子准台地处于同一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武陵山区位于准台地边缘断陷盆地,且酉水流域彼时处于南半球赤道附近,历经数亿年板块万里飘移才来到北半球现在方位。

  古准台地板块漂移中自身伴有一个由海相地槽抬升陆地过程,先后发生武陵、雪峰、扬子—加里东、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6次造山构造旋回运动,板块之间碰撞加剧火山活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温急速回升,全球变暖致冰川融化,温室效应加剧,致使地球史上多次发生生物大灭绝悲剧。大气中二氧化碳,一部分被地球生物利用进入有机碳循环,大部分进入大自然漫长而立体的无机碳循环,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碳中和”过程,一方面,二氧化碳与海水中钙持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盐,另一方面,大气中二氧化碳溶入水冲刷陆地含碳石灰岩、白云岩,形成碳酸盐通过河流流入海洋,这样,海洋成为二氧化碳的第二故乡,二氧化碳归宿地之一,碳酸盐犹如水垢一样不断沉淀在海底,随着地壳运动和成岩作用形成碳酸盐沉积岩层。比如,当今列夕及周边地表大面积出露的石灰岩、白云岩地层。

  距今2亿—6500万年古扬子准台地遭遇燕山、喜马拉雅等造山运动,致使区域内断裂褶皱发育,形成著名的湘西弧形构造,列夕正位于弧形构造中的花垣—张家界(大庸)—慈利、永顺—保靖等深大断裂活动带上。6次造山构造运动将武陵山区原本完好无损的大地折腾得伤痕累累、体无完肤,隆起大大小小此起彼伏山脉,形成群山沸腾、峡谷纵横、台地纵然的地势地貌。

  酉水和猛洞河,亿万年水与山石之间恩恩怨怨对抗摩擦亲热的结果;岩石一而再三地包容谦让、水不断得寸进尺取得荣光的结果。

  从地质意义上来说,酉水和猛洞河都是幼年期的次成河,水对岩石死缠烂打继续升级,山石已踏上山崩石解节节败让不归之路。

  水具有无孔不入、水滴石穿、无坚不摧、鬼斧神工的“钉钉子”韧劲,岩石一味地退让给水增添了一往无前的魔力,山石自身底线失守崩溃。长此以往,久久为功,岩石不断融于水中被带走,如同水煮青蛙,量变到质变,岩石不断被水冲刷成孔、缝、口、管、洞。水让孔洞变成漏斗、天坑、阴河,最后彻底击穿山腹,磨垮山巅,冲破山粱,天坑连通、天坑变峡谷。水浸变水滴、水线、水流,涓涓细流变成溪河,地下潜流、伏流变成地表溪河,溪河不断冲刷切割河床及两岸山石,河道不断变深变宽。条条溪河注入猛洞河等支流,猛洞河汇聚至酉水,从湘西奔向沅水进入洞庭湖,再从长江奔向大海。

  列夕古生物动物群,世界级自然遗产,新时代新征程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发现之一。

  2022年7月13日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专家方翔领衔,联合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和湖南省博物院等机构14名知名学者发布了一件令国人兴奋自豪、轰动一时的重大消息,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发表了《列夕动物群:华南下奥陶统新的特异埋葬化石库》综述性论文。

  在全球地质与古生物学术界、世界地质公园,在湘西引起强烈反响,犹如石破惊天,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轰动效应”,从此列夕“一举成名天下知”。

  化石是保存在沉积岩层中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痕迹。走过46亿年的地球上曾经生活着海量级古代生物,但历经沧海桑田、新陈代谢,古生物中的“幸运儿”就成了化石。据有关专家研究分析,“幸运儿”概率为万分之一。古生物成为化石属于小概率事件,化石富集成群更是小小概率事件,多门类生物集结成古生物化石群,全球珍稀罕见。

  列夕动物群是距今4.75亿年奥陶纪早期重要的多门类特异埋葬动物群。根据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介绍:目前全球范围内寒武纪特异埋葬化石库发现较多,但奥陶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发现屈指可数,奥陶纪早期的更是罕见,最具早奥陶世代表意义,其发现更具重大里程碑意义。这是大自然对列夕的眷恋恩赐。

  4.75亿年前列夕动物群所在的华南板块扬子准地台位于赤道附近低纬度地区,彼时湘西处于一片阳光充沛、气候温暖的开阔浅海环境。从地质与古生物角度,比位于古南极附近的摩洛哥Fezouata生物群和英国威尔士的Afon Gam动物群更加特殊和珍贵。距今4.85-4.7亿年奥陶纪早期是古生物学术界研究距今5.42-2.5亿年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动物群起源和奥陶纪生物辐射早期机制的关键时段和重要节点。

  列夕动物群地质时代通过牙形刺和笔石等古生物化石组合分析判断为4.75亿年,比奥陶纪生物大规模繁荣的主要时段早了500-1000万年,特异埋藏化石既包括寒武纪的孑遗类群,还有大量奥陶纪的新生类群,为寒武纪到古生代末期2.92亿年新生动物类群对原有部分动物类群演替研究提供了新证据,揭示了奥陶纪生物大繁荣早期海洋生物辐射式扩散特征。

  到目前为止,列夕动物群中已发现许多特异埋葬型动物化石的典型代表组合,比如,大量保存完整且具有吻部等细节构造的鳃曳动物“古蠕虫”,身体柔软的“奥托虫”以及外形如身披盔甲“短剑虫类”等。还发现保存完整、身体由多边形骨板包裹的棘皮动物“海林擒”、“海囊盘”;也发现大量大大小小、形态各异且保存精美的三叶虫化石,特别是保存有肠道等软体组织的珍贵标本。根据介绍,列夕动物群已发现节肢动物、海绵动物、棘皮动物、鳃曳动物、环节动物、刺胞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苔藓动物、半索动物及脊索动物等11个门一级生物类群。既有海洋中游动或漂浮生活的,还有大量在海底自由爬行的,更有在浅海底泥沙中钻洞生活的“内底栖”动物,亦有固着在海底生活的“底栖固着”动物。犹如一个海洋动物世界,生物多样,包罗万象,比较完整还原彼时海洋生态系统。

  距今4.75亿年古生物化石群赋聚于列夕泽龙坪附近下奥陶系统马刀峪组,该地层为青灰色粉砂细晶泥灰岩夹薄层浅黄色粉砂岩,不仅富含三叶虫,还保存不少形似蚯蚓的生物化石,故称之为“特异埋葬化石库”。所谓“特异埋葬化石库”就是保存大量完整化石甚至生物软组织的的化石库,能更加完整反映当时海洋生物组合及生态系统特征。

  在地质与古生物界,与国内著名澄江动物化石群、贵州黔东南州凯里生物化石群一样具有世界影响力。澄江动物化石群,世界自然遗产,其发现轰动了国际科学界,被誉为“世界近代古生物研究史上所罕见”、“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奥秘的金钥匙。2012年7月1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中国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贵州黔东南州凯里生物群为距今5.2亿年中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地质时代介于距今5.05亿年中寒武世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和距今5.3亿年云南澄江生物群之间,三者构成世界三大页岩型生物群。凯里生物群包括11大门类、120多属动物化石。除娜罗虫、微网虫、奇虾虫、古蝠虫、奥托也虫等外,还发现节肢动物、水母状动物、棘皮动物和软躯体等化石,其中微网虫、奇虾类等为首次发现。凯里生物群对科学研究生命起源与演化、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等具有重大意义。

  列夕动物群,第一时间发现是我们湘西人。2020年初,我州科普爱好者龙晓红等在距曾家坡以西约4公里处的泽龙坪发现了一处三叶虫化石新产地,并及时报告给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和湖南省有关专家。虽然三叶虫与曾家坡发现的种类、保存状况相近类似,但岩层岩性有变化、化石有新种类。泽龙坪岩层岩性为下奥陶统马刀峪组青灰色粉砂细晶泥灰岩夹多层薄层浅黄色粉砂岩,除富含三叶虫外,还有许多保存完好形似蚯蚓的生物化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专家后来将这类“蚯蚓”化石确认为古蠕虫(Palaeoscolecid)。古蠕虫类化石在距今5.3亿年早寒武世云南澄江生物群和距今5.2亿年早寒武世中期贵州凯里生物群大量发现。古生物学认定大量保存完整的古蠕虫类化石出现就是特异埋葬化石库的典型标志。

  看来我们湘西大山深处许多珍稀资源尚未人识,许多谜团奥秘尚未揭露,需要更多专业有心人士去研究发现。坚信今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惊人发现”。

  列夕三叶虫化石,古生物化石的佼佼者。

  三叶虫化石具有科学研究和观赏收藏价值,深受国内外地质博物馆青睐。

  距泽龙坪不远的小溪村曾家坡下奥陶统分乡组三叶虫化石赋聚,其个体普遍较大,为湖南出产的代表性化石种类之一。目前国内最大三叶虫化石就是在列夕发现的,许多国内外地质博物馆都收藏有列夕三叶虫标本。

  1978年6月开展地质普查时,地质工作者在列夕乡附近灌木丛生中的砾石堆偶然发现一块青石板上有一枚长17厘米、宽13厘米左右的完整三叶虫化石。1979年12月潘东初和王世读等地质工作者再次来到列夕,在小溪村曾家坡附近山坡上追索到了富含三叶虫地层,即下奥陶统分乡组青灰色薄层细粉晶泥灰岩地层。经过专业采集发现大量保存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其中最大一只三叶虫长27厘米,宽18厘米,其身上还趴着7、8个呈相互依偎状的小三叶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1981年湖南省地质局通过区调工作对所发现三叶虫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分别确认命名为列夕虫、永顺拟栉壳虫、高雅小栉虫、粗面副四川虫、列夕小安南虫等,并在《湖南古生物图册》公开发表。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地质部门曾有序采集三叶虫化石,为国内诸多博物馆提供标本。后来因管理不规范,列夕三叶虫化石流入社会市场,曾被私家收藏,有的被加工成工艺品供观赏。

  自建立地质公园以来,当地依法开展列夕古生物化石保护,禁止非法采集,化石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一个人成功不会一帆风顺,一个人才华也不会与生俱来,需要奋斗与伯乐。

  一个地方能否繁荣闻名,除了天生地理条件外,需要不断释放做强本土优势,当然还有大格局大环境大气候影响。

  有道是“三十年河四十年河西东”。随着地理交通经济格局变化,列夕行政区划不断在改变,时而被升格,时而被边缘化,唯有不变的是其深厚人文、地理空间及珍稀资源。

  “藏在深山人未识,终有时日露峥嵘”,随着有缘“伯乐”到来,特异埋藏古生物群公诸于世,地质资源世界价值和意义得到认定,正应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并与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红石林叠加,列夕已成为国际地学界“热土”,属于列夕的时代即将来临。

  走进列夕,感受昔时土司商业贸易和土家族族训家教文化气息,来一场与红石林及化石的远古对话,探秘4.85—4.58亿年前的海洋生物世界,还原远古列夕生态环境,让距今4.75亿年列夕古生物动物群——“海洋主人”开口说话,讲述漫长地质演化史和远古海洋故事。甚至可以来一个列夕三叶虫专场,感知彼时“海洋霸主”三叶虫的真容和风彩。

  如今随着交通条件逆转趋利和资源优化转型升级,特别是进入高铁时代,对于列夕应拭目以待,古镇一定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迸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作者单位:湘西州人大常委会)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