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那丘 山那边河那边美丽村寨
中新网湖南 高文化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2日 09:10
中新网湖南 高文化
2022年06月22日 09:10

  那丘有一种魔力,凡是到过的,时不时迸出那丘念想,让人耿耿于怀,总是念兹在兹。其地理空间格局今非昔比,与王村背靠背,翻过山就是芙蓉镇,村寨西边山脚下就是猛洞河,高速公路穿村南部而过,乘车十几分钟就到高铁站。最稀罕的是别样自然生态人文荣耀标签标识:土家族聚居传统村落、乡村振兴重点村、国家猛洞河风景名胜区区中村、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园中村。其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乡土风情、神话传说言近旨远、引人入胜。

  资源景观旅游科普价值和意义非凡。红色地质遗迹呈点状和带状沿山头山脊分布,和花垣雅酉红色岩石地层一样,水平产状层理及垂直裂隙裂缝发育,呈城堡状、岩墙状、柱状、飞来石状、漏斗状,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大自然鬼斧神工馈赠给那丘的杰作遗产,与酉水对岸古丈红石林同属距今4.8-4.4亿年奥陶系下统大湾组含铁质泥质灰岩地层,同属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红石林景区。比如,岩娘堡就是其中一处红石地质遗迹,城堡状红色泥质灰岩景观,堡顶有一状如“飞来石”巨石,人站在上面可以摇动晃动石头,当地人又称之为“月老石”。当地传说,只要青年男女攀上岩娘堡抚摸飞来石许下愿,就会相亲相爱、永结同心、百年好合。如今成为当地及周边现代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山盟海誓的首选地。岩娘堡还保存着岩娘庙遗址,这里曾经香火旺盛,周边那家孩子多病多灾,只要到岩娘堡来许个愿,给孩子取一个带“石”小名,结果病除灾消。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生态林和原始森林共存,天然氧吧。村里大面积出露距今5.4—4.8亿年寒武系巨厚层石灰岩,南方喀斯特岩溶地貌,境内地表悬崖、陡峭、峡谷、天坑、落水洞、漏斗发育,地下溶洞阴河发育,并与猛洞河水系相联,诸如,猛洞河景区天鹅宫、仙人洞、小龙洞。猛洞河景区6处知名景点中4处在那丘,其中猴儿跳景点地处猛洞河峡谷,山涧飞瀑直下三千尺,气势如虹,云雾常串门,宛若水墨画,两岸峡谷悬崖峭壁就是一幅幅山水画廊,山水林雨雾阳光变幻无常的水墨丹青“醉美”画卷,雨季烟雨蒙蒙,充满着诗情画意,春天山花烂漫、芬芳馥郁、负氧离子富集,秋冬季满山遍野多彩秋叶、野果飘香。特别是两岸原始森林“主人”中有一个大的野猕猴家族,数百只野生猕猴在此安营扎寨,繁衍生息,猴儿跳就是牠们的王国、家园、乐园。猴儿跳能彰显唐代诗人李白在长江白帝城的意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猴”与“侯”同音,侯又象征官禄,猴子在土家文化里属于吉祥文化,猴子被视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湘西百姓对猴子充满喜爱和善意,在猕儿跳与野生猕猴群来个约会乃家常便饭,别有一番回归自然的情趣。猛洞河峡谷奇险峻拔的绝壁深涧,茂密葱郁的原始森林,秀丽柔静的溪流飞瀑,飞檐走壁的野猕猴群,美不胜收。随着高速公路开通,那丘猛洞河大桥和那丘隧道工程设计建设规模和技术难度刷新了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新纪录,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那丘隧道大型廊道厅堂式溶洞发育规模居全省第一。那丘猛洞河大桥已被列入世界最高桥梁名录,为湖南省同类型跨度最大钢管拱桥,大桥横跨猛洞河峡谷,桥面与猛洞河水面落差与吉首矮寨特大桥不相上下,桥下钢管拱形桥梁设计建设有上下行走阶梯,行走在拱形桥梁人行阶梯上充满惊险刺激,可观赏猛洞河峡谷美景奇观。

  那丘,文化多元叠加融合。这里是一片红色土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是本色底藴。88年前,1934年10月贺龙、仼弼时率领红二、六军团发动湘西攻势,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80多个团的大规模“围剿”,创建和发展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王村(芙蓉镇)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重点区域,红二、六军团部队驻地之一,在此招收补充过红军战士,还建立了红军医院。王村(芙蓉镇)“红军医院”,一直到上世纪末,仍在正常运行,履行救死扶伤职责,如今已作为红色革命文物。这座“红军医院”见证了红军与湘西苏区人民用血肉之躯谱写的密切联系群众、坚守初心使命、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抛头颅、洒热血、永不言败的革命历史。贺龙、任弼时时常深入王村村寨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指挥打仗作战。1934年10月发动湘西攻势时,仼弼时率领红二军团西征中,曾驻扎那丘老寨组休整,红军爱护群众、帮助群众扫地担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给那丘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丘老一辈念念不忘,并一代又一代嘱咐感恩。至今在芙蓉镇一带,还在流传根据地苏区革命红歌《门前挂盏灯》:“睡到半夜过,门口在过兵;不要茶水喝,又不喊百姓;媳妇快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军……”。

  那丘,典型土家族聚居地。土家族人口占比95%以上,50岁以上村民都能讲土家族语言,土家族原生态文化及土家族人文生态环境浓烈。拦门酒、摆手舞、三棒鼓、阳戏、茅古斯、过赶年、土家山歌等传统远古遗风传承至今。13个自然寨寨名及相关地名都是土家语。诸如,那丘、卡木枯、指几枯、田家枯、岩娘堡、泽杂、阿弄、土州、让包、他洞、麦特、东古、两岔河等,根据吉首大学陈廷亮介绍,其土家语意:“那丘”为“路边美丽村寨”,“卡木枯”为“树木多的山岭”,“指几枯”为“野猪多的山岭”,“老寨”为“建寨较早”,“泽杂”为“洗澡的地方”,“阿弄”为“岩石多的地方”,“田家枯”为“田姓人住的山岭”,“土州”为“土家族居住在河边”,“让包”为“放水牛的山坡”,“两岔河”为“境内有两条河汇合”,“他洞”,原名“他业洞”,为“寨后有一洞”,“麦特”为“地势高,比天那么大”,“东古”为“地方很小”。“东嘎”为“山洞、窟窿”,“弄古”为“团鱼”。土家族民居建筑风格元素保存完整,全村433户,保存完好土家传统木屋及吊脚楼达286栋,其中那丘中心寨有2栋明清时期古木屋建筑,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即向敏思将军旧居(向家大屋)和向氏四合院,建筑布局讲究风水,透光透水,功能齐全,三进四合,天井柏然,气势恢宏,门窗雕龙画风,栩栩如生,工艺精堪,将土家族农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游记》等元素跃然上门窗,再现了土家族能工巧匠的精堪技艺,乡村民居为数不多的土家族文化“活化石”、远古记忆及地标文物。土改农村合作社时代,向家大屋曾有十多户农户人家居住,党中央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居住大屋村民相继通过异地搬迁扶贫迁出。

  “那丘”、“腊而洞”可能是“腊惹洞”别称。根据有关专家推测那丘可能是腊惹洞长官司治所所在地。《永顺宣慰司志·卷二》载腊惹洞为“古诸蛮夷地,秦属黔中”,民国《永顺县志》载“ 腊惹洞长官司,元属思州军民安抚司,隶湖广行省,明曰腊惹洞。洪武二年改属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清初仍称腊惹洞,隶属同。改土后为永顺献地。民国如故。”根据民国《永顺县志》等史料分析,腊惹洞长官司为向姓,其初任者向孛灿元时为洞民总管,洪武三年内附时其子向士贵升任长官司,成为永顺宣慰使司下辖的六长官司之一。从元代向孛灿到清雍正五年随宣慰使纳土向中和,世袭12代14人。腊惹洞长官司跟彭氏土司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经常互通婚姻。根据老司城紫金山墓地出土的部分墓志铭所载,第22代土司彭世麒的夫人清房向氏便为腊惹洞长官司长官向源之女,向氏为“清房夫人”。民国《永顺县志》亦记载:“清腊惹洞长官司向忠和墓一塚,在下榔溪保小龙村”。依照老司城土司墓葬分布规律推测:腊惹洞也处于小龙村或其周边一带。地理位置上符合老司城军事战略布局。即腊惹洞滨临酉水,处于以老司城为中心“撮箕”状地理形貌的开口处,与驴迟洞互为犄角,与古丈境内田家洞隔河呼应。那丘究竟是不是腊惹洞长官司治所,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那丘,爱情圣地地标。这里有见证旧社会自由恋爱故事发生地他洞古宅,还有见证爱情神话传说故事的千年古树,更有现代爱情圣石——“月老石”。土司砍伐大批楠木进贡朝迋,并在猛洞河上将楠木捆扎成木排,拟通过放木排走酉水出洞庭湖进京,当时永顺第21代土司彭显英年芳14岁女儿也随楠木排前往。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猛洞河突发洪水,楠木排在那丘段被冲毁,那丘一穷书生见状一头跳入洪水中将土司千金女儿救起,因连日洪水,土司女儿就在他业洞书生家住了下来,两人在一起数日,土司公主对穷书生一见钟情,在距今567年桂花树下谈情说爱,私定终身,永结同心,至死不渝,彭显英土司得知后反对不同意这门亲事,可土司女儿铁了心非书生不嫁,就在书生家住下来先斩后奏当起了媳妇,生米煮成熟饭。最后,土司王见熬不过女儿,就认了这门事实婚姻,有情人终成眷属,并在男方他洞按土司家族大户人家建了三进四合院,还资助穷书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在宣慰衙门谋了一份差事。后来得知他洞夏天蚊子多,土司又叫巫傩师到他业洞现场做法事,通过下咒在他业洞寨子周围筑起了一道无形屏障驱训蚊虫。他洞寨蚊子不咬人传奇故事至今还未破解,与其近邻上下坎的寨子,蚊子多而且咬人,至今真实存在,一方神奇的夏天避暑驱蚊胜地。

  田家枯千年古枫、古松、古松柏树群落流传着一个关于杨四(杨泗)将军与土家姑娘的爱情故事传说。北宋时期,七岁神童杨四替天行道,与在长江流域兴风作浪、作恶多端的天义龙斗法斗勇,最后将天义龙斩首,被封将军。民间道教称之水神,人民心中水利江河之神,神功盖世,能为百姓遮风挡雨、常年在长江流域巡河,老百姓有求必应,疾恶如仇,斩龙除蛟,平定水患,镇水驱瘟,深受长江流域百姓崇拜。清朝杨凤辉《南皋笔记》:“世俗礼杨四将军为江神,江之上下,舟人筏夫多崇拜之者”。一天来到酉水流域猛洞河战恶龙平水患时受了重伤,被一位田姓土家姑娘救起带到田家枯千年古枫香树下,田姓姑娘就用古树群落中松、柏树等油脂和山上采来的中草药为其疗伤,不久治愈,杨四将军对田姓姑娘舍己救人义举感动,日久生情,又见土家姑娘勤劳善良、大方热情、多才多艺、美丽多情迷恋,渐生爱意、坠入爱河、执手千年、喜结连理。千百年来,岁月已逝,山河依照,日月可鉴,田家枯千年古树群落、土地水神庙、碑文模糊的石碑可以见证。

  那丘,抗日将领向敏思故里。生于1907年的土家汉子向敏思是从湘西永顺那丘大山走出来的,一腔热血投笔从戎报考参加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与林彪同班同宿舍。黄埔毕业后参加了东征北伐,任第9集团军98师294旅588团上校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向敏思先后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转战衡桂地区,骁勇善战,战绩突出成为抗日名将。战后任第79军76师226旅副旅长兼451团团长,1938年8月任第18军14师42旅少将旅长。当时正值国共合作举办南岳游干班,培养游击军事人才,当年冬调其任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少将中队长。1939年春学习结束后,第9战区长官部任命为第1游击挺进纵队司令,6月任潭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40年以来先后任第79军98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师长、兼任乐山警备司令、副军长,1948年任第110军中将军长,第二年升任第15兵团中将副司令官兼第110军军长。1949年12月是向敏思人生重大转折点。他猛然醒悟:几十年军旅生涯,美其名称国民革命军,实际上除了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为国为民尽忠做了一些有益事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内斗,干一些残害百姓等伤天害理之事,只有弃暗投明,向共产党向人民靠拢才是人间正道。于是,他作出了最明智最重大弃暗投明选择决定,12月24日率部在四川郫县起义。1950年4月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1955年1月转业定居山东济南。同月当选山东省政协常委、任副秘书长。1960年5月以来先后任山东省畜牧厅副厅长、省农业厅副厅长、省农业局副局长、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

  那丘乡村振兴新征程上有福气。省烟草专卖局驻村帮扶犹如“强心针”、“加油站”,驻村工作队带着感情和责任,以村为家,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对标对表,聚焦短板弱项,坚持党建引领,与全体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同心同向、真抓实干,强化产业振兴发展,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突出环境治理,科学制定《那丘村五年振兴规划图》,实行挂图作战,五个振兴蓝图正在那丘有序绘就落地,烟叶和乡村旅游二大支柱产业统筹推进,烟叶基地及产业路项目已开工建设,《那座山丘》振兴歌曲已推向州内外,“两果”(猕猴桃、油茶)、“两菜”(酸菜、山野菜)、“一茶”(莓茶)、“一菌”(松茸菌)等土特产产品通过村电商平台已上线入市销售,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美丽那丘、最美农家、厕所革命、人居环境、移风易俗等治理创建活动紧锣密鼓、如火如荼,生态文明蔚然成风。千年古树、土家山寨、原始森林、猕猴桃园、烟草基地等,再加上美丽动人的人文传说故事浑然天成,与人山水石峰林相融相衬,如诗如画,构成一幅撼人心魄的大地艺术,奏响一曲曲乡村振兴的田园诗歌,一幅和谐美丽画卷在17.2平方公里的那丘大地徐徐展开。

  夏日里,那丘山林繁盛万物长,郁郁葱葱,夏花绚丽,绽放静美,温柔热烈,暖风微拂,芳香四溢,鸟语花香,蜂飞蝶舞,蜻蜓点水,沁人心脾,山水林田湖草都在放歌,老百姓脸上挂满幸福笑容。走进绿意盎然、万木峥嵘的土家山寨,身心放飞,与古树、山石、野猕猴对话,与村民一起唱土家山歌逮湘西腊肉,跳摆手舞,追寻古人先人足迹,品味那丘人文历史传奇故事,分亨那丘百姓梦想和乡村振兴成果,展望现代化新那丘未来,所有情愫都会不知不觉陶醉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中。脱贫山寨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宜居、富裕、和谐的美丽那丘”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湘西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