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塔市驿
汪全同
“等开年了,我带您到对岸的湖南塔市驿去登山”!
“腊八节”的早晨,我独自徉徜在监利城区菜场,循声望去,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经意间熟悉的乡音,唤醒了我对二十公里开外故乡的记忆。
塔市驿行政区划,之于监利,乃“骨肉同胞”
塔市驿,因江畔有塔、塔下成市、市中置驿,而得名。
“驿”是古道兵站。主要是传递公府文书以及军事情报的人或往来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地方。
“市”是交易场所。外来生产、生活用品与本地农副产品进出,多在此集散。
“塔”是特定建筑。承载着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
据史书记载,塔市驿始建于宋朝,当时人们在山岭上建起一座白塔,以镇长江水患,但不知毁于何时。
湖南省纪委原常务副书记赵焱森等土生土长的塔市驿人,捐资重建宝塔、增其旧制、超迈古往、临江雄居、汉砖方斗、庄严稳重、龙角飞檐、展翅欲飞。
清末民初,塔市驿被划为湘鄂两省的华容、巴陵、石首和监利四县管辖。其中,华容管辖弯里街,巴陵管辖仓矶口街,石首管辖上矶头街,监利管辖下矶头街。
建国初期,中南军政委员会对石首、华容两地行政区划面积调整时,将石首操军、塔市驿等多地划归华容,又将华容高基庙等地划归石首。
曾任荆州市委书记的卢孝云就出生在高基庙津南村。
1951年,国家水利部、中南军政委员会与湖南省水利局协商,由监利县在华容县塔市镇弹子山开采块石,用于长江荆江大堤护坡。监利县驻塔市驿采石山场应运而生。
1986年前后,经国家建材局402地质队钻探勘查发现,该处优质花岗石储量达45亿立方米,被国家建材局列为石材出口基地。
鼎盛时期,监利县驻塔市驿采石山场职工达五百多人,还有近千名外埠工在塔市采石场打工。运送石料的华航、监航、石航的上百条货船,常年来回穿梭塔市驿码头。
以前,有纤夫,帮忙逆水行船;有“渡船佬”,为过江人员摆渡;有马夫,为陆行客人提供交通方便的塔市驿小镇,日渐繁荣又新生一些营生行当:有挑水工,为镇上人家提供长江饮用水;有柴炭工,为小镇供应烧柴木炭;有挑夫为商客接送货物上下船。
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监利人在采石山场安营扎寨、干事创业、繁衍生息。坐落于弹子山下、繁鲢湖旁的监利县驻塔市驿采石山场子弟学校,也办得红红火火。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采石山场及子弟学校相继停办。
塔市驿码头今非昔比。塔市驿港属岳阳港华容港区塔市驿长江作业区,是华容重要的通货港口。正在建设1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散货泊位和1个件杂货泊位,并配套建设码头物流园,设计年货物吞吐量为件杂货37万吨、散货350万吨,总投资1.5亿元。
铁路专线穿境而过。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属浩吉铁路在湖南省境内的重要疏运系统项目,总投资28.3亿元。储配基地建设铁路专用线,从松木桥站接轨延伸至洪山头站,横穿塔市驿部分村庄,已开通运营。
2024年7月5日,华容县团洲乡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
一衣带水的监利市第一时间施以援手。连夜调集运输船只4艘,并组织挖机4台、运输车辆33辆,驰援华容。7月8日,购买价值30余万元的块石4000吨,通过车辆运输到塔市驿码头启航。
一湖分南北,湘鄂一家亲。
“小城大爱”的监利人民义举,让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华容人民,共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胞温暖。
塔市驿经贸活动,之于监利,乃“源头活水”
塔市驿人,喜欢赶监利的街。
有的是来监利做客。古往今来,两地联姻众多。每年大年初二,湖南的船和湖北的船,满载着对方的女儿、女婿在江中相会,两船放缓速度、鸣笛示好,乘客挥手致意、笑脸相迎。一年四季,有事没事,也会三五成群,慕名“监利早酒”而来,喝上几杯。
有的是来监利购物。计划经济时代,塔市驿的人会结伴,到监利的楚天楼、华侨商场、电子大楼,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大宗商品。现在家里有红白喜事,也常常在监利的天府庙大市场、华中农商城,批发肉类、鱼类和新鲜疏菜。逢年过节,也在监利市场“扫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监利人,喜欢爬塔市驿的山。
每逢春暖花开,监利市民不约而同,开着私家车,向对岸进发。或去塔市驿爬山、或去桃花山赏花。
湖北铁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镇,曾任监利县委书记、县长,就出生在桃花山脚下的调关镇。
无须预约,在鄢铺轮渡码头,十有八九会和熟人、朋友、同学不期而遇。
等轮渡间隙,大家争先恐后到“小梅沙”游玩打卡。干净、细软的鄢铺沙滩,赤脚行走是一种享受。适合户外群体活动,可以放风筝,烧烤露营,亲子一日游等,俨然成了热闹的天然游乐场。
车上轮渡,立船舷边,江水浩荡、水天一色,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忽觉逝者如斯,人生如寄,不过沧海一粟。
置身人生长河,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水波不兴,不管有所得于岁时,或者有所失于春秋,终其一生,各有轨迹和怀抱。
登陆新沙洲渡口,涉足江南,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丘陵,春风吹绿了山岗,花红柳绿、田野平旷、屋舍俨然,男女衣着,悉如故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近几年来,监利市委、市政府持续推动,特别是荆州市副市长、监利市委书记韩旭、监利市委副书记、市长聂良平亲自督办的监利至华容公铁两用大桥、监利至华容高速公路、监利至华容铁路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让隔江相望的塔市驿近水楼台先得月。
修桥者,度千万人;铺路者,利万千人。
定位于建设长江中游创新型中等城市和荆州市域副中心的监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成功迈上425亿元台阶,发展能级与质效大幅跃升,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与此同时,监利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监利、岳阳“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基础上继续深化,对全市跨省事项的证照材料进行梳理,将电子证照标注为“免提交”,通过电子证照支撑,初步实现材料共享共用,将跨省通办事项拓展到175项,涉及医疗、税务、社保等各民生领域。
地处湘北“桥头堡”的塔市驿人民感同身受。
一位在监利玻铝产业园务工的塔市驿人,受益于监利推动城市和产业双集中高质量发展,毅然决定在监利买房定居。他在朋友圈里,声情并茂地讲述 “我和我的监利”,实现了从热爱监利、选择监利到拥抱监利的“三级跳”。
几名老干部耳闻目睹了监利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茶余饭后,情不自禁发出如此感叹。
曾记否,六年前,“高、大、帅”的韩旭同志,全票当选监利县长时,因为太年轻,人们心存疑惑:一介书生的“韩博士”的嫩肩膀,能否挑起引领农业大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千钧重担?
六年来,岁月不语,长江作证。“荆州市域副中心”勇挑大梁的特质,正由内而外全面彰显,经济运行持续向优、产业变革提质向新、企业发展蓬勃向上、改革活力乘势向强、幸福指数攀升向高。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从此,“人见人爱”的“韩博士”,又多了一个“人见人敬”的“韩老师”昵称。
塔市驿人文风情,之于我,乃“精神家园”
依山傍水的塔市驿,山因水而秀美,水缘山而朗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每当监利市区华灯初上,我登楼远眺,依稀可见塔市驿乡村的万家灯火,此时此刻,难免让人心潮澎湃。
也许,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凝聚的情感,往往不能简单地用时间长短来衡量。因为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
我有幸在这方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热土上,接触了许多豁人耳目、沁人心脾的风物,聆听了许多启人心智、陶冶心灵的教诲。这些时如汩汩清泉扑面而来,时如万千江河涌入胸怀。
中纪委委员、东部战区政治部副主任汪鸿雁。将军文韬武略,自幼习武。傍晚时分,我们墩台的小屁孩们会齐聚在鸿雁哥的大门口,看他练武,只见他神情专注、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当他肚子鼓起来、腰间红绳竖起来时,小屁孩们纷纷跳起来击掌庆贺,有的还使劲敲打随身带上的自家瓷脸盆。奶奶则拿出自己“秘制”的盐豌豆给小屁孩们品尝。
而今,勤劳、贤慧的奶奶已作古多年,色香味俱全的盐豌豆时常被人仿制。将晒干的豌豆泡水,再在太阳底下阴干,然后用刀在豌豆上划十字,把豌豆倒进热锅干炒,放菜籽油炒得焦脆,等豌豆胀开变大,加食盐和蒜粒。九旬高龄的老哥(将军的父亲)依然耳聪目明,身为“老队长”,还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反复叮嘱乡亲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
我从十二岁左右开始,只要是不上学,无论烈日炎炎、还是斜风细雨,都跟随父母亲到田地干农活。有一年“双抢”,正值三伏天,酷热难耐,父亲和叔父(堂兄弟的父亲)商议,我们相邻的两家,夜晚干脆各自把四条板櫈一搬、两块大门一踹,在外面“露宿”。看到我们汗流浃背、席地而坐,叔父触景生情、促膝谈心,说送你们读书,不求“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只愿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唯愿争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堂兄弟,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现任省直单位正厅领导职务。一生劳禄的叔父,三年前从塔市驿骑车返回,途经老轮窑厂附近时,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长眠于老当堤和平顶山之间的小丘陵坡上。我几次回老家,都站在屋角上,深情回眸叔父的“足迹”。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深切体悟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七十多岁的么妈(堂兄弟的母亲)心灵手巧,还在勤扒苦做,坚持种几亩田,腊月初八,主动约我的父亲一起,去给仙逝的祖父、祖母“培坟”。
东莞某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柴承文。高中毕业那年,“一穷二白”的他,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勇闯珠三角。三十年来,他创办的企业凭借过硬品质和一流诚信,不断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成一家集开发、生产、包装、出货于一体的制鞋经济实体,产品远销海内外,赢得鞋业界一致好评和广大客户认可。
富而思进、致富思源的柴承文、汪亚男夫妇,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春年回家,柴承文都会去江洲福利院给老人们派送红包。清明节前后,都不远千里,开着自己的“大奔”回到老家,给仙逝的祖父、祖母、父亲和外祖父、外祖母扫墓。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忙里忙外,还在门前开垦了一块菜园,辛勤汗水浇来郁郁葱葱。
细细想来,作为“平凡的大多数”,你我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寻常中安放身心,这样的人生,其实也别有风味。
年末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寒。让信仰用故乡审视过往,用他乡定焦未来的你我,铭记乡愁,沉浸乡思。(作者系湖北省监利市委巡察办副主任、一级主任科员、一级监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