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湖南怀化:乡村振兴与非遗的“播种”赓续
中新网湖南 黄钰婷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18:40
中新网湖南 黄钰婷
2024年07月11日 18:40

  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11日电 (黄钰婷)“能够看到年轻人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在湖南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岩脚侗寨,侗族老人一边用满是皱纹、染成蓝色的双手拍着一卷靛蓝色的布料,一边讲述着扎染的技巧和背后的侗族文化。

实践团队在岩脚侗寨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在岩脚侗寨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9日起,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艺路染鹤·匠心筑梦”团队12名师生来到岩脚侗寨,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传承民间传统工艺,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岩脚侗寨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传统村落”“国家3A级旅游景区”,至今仍保留着部分母系氏族遗留下来的传统,有神秘悠久的母系文化、质朴厚重的驿站历史、浓郁独特的人文民俗、宛如仙境的山水田园。

  扎染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针线为笔、以布为纸,通过独特的扎结与染色技艺,创造出各种精美的图案,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孩子们与村民们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
孩子们与村民们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

  “艺路染鹤·匠心筑梦”团队负责人朱晓彤首先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孩子们了解扎染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以及现代创新。随后,团队成员习翊桐与黄钰婷现场演示了扎染的制作过程,并指导孩子们亲手制作自己的扎染作品。

  在团队成员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扎染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童心与创造力,也传达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除了孩子们,当地村民也对扎染技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团队成员曹贝贝与村民们共同探讨扎染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鼓励他们将这项技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制作服饰、家居用品等,以促进扎染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侗寨的村民们对一件件充满创意和民族特色的作品赞不绝口。

  团队不仅为侗寨带来了生动的扎染文化,还精心设计了剪纸、漆扇、香囊制作等课程,为侗寨的孩子与村民普及防溺水知识。岩脚村党支部书记感慨:“期待将来此类活动继续在各民族之间展开,让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传承与创新。”(完)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