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6月30日电 (刘艳琼 张政)夏日,依托悠久的神童故里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杉山村石岩桥屋场呈现出一幅乡土气息浓郁、人文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画卷。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村民对美丽屋场建设的期望值很高。”杉山村党支部书记胡珍良说,建设美丽屋场主要围绕地该如何腾、钱从哪里来、人心如何聚等方面展开。
建设之初,杉山村村支两委组织召开屋场会,让大家畅谈想法和思路。村支两委把建屋场的事儿一说,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并聚焦屋场的设计和建设难点,群策群力,想方案、提建议。屋场会上,153户村民共同确定每户筹工3个、与村里共同出资建设的“基调”,签订了筹工筹劳承诺书。
村民们将自己房前屋后的卫生进行整理,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公路白改黑拓宽4.8公里,通组公路两边铺上了草皮、建造河卵石石坎,建成两处文化广场、两处美丽休闲凉亭。美丽屋场所在区域共拆除空心房878平方米,厕所改造全覆盖,建设公共厕所2处。打造了26处美丽庭院,复古小矮墙、游步道、石板路全部改造到位,建设石岩桥、观音桥两处观光大桥以及鱼鳞坝乡村游泳池、五人制足球场等,整个屋场实现亮化全覆盖。
“不光要建设好,更要维护好!”屋场党小组、理事会持续发力,将管理责任压实,对建设好的区域实行分片到户,还成立以党员为主的志愿者队伍,督促每家每户落实责任,义务维护公共区域的卫生,凝心聚力守护美好家园。
石岩桥屋场提升“颜值”后,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红利”。
为多渠道促进村民增收,屋场不断探索发展“旅游+产业”“基地+产业”多种模式,成立民乐荷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双季水稻40亩、油葵20亩、荷花290亩;大力发展经果林,打造水果采摘园;引进农产品加工产业,打响“神童莲”注册品牌。屋场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增收20多万元,并解决了80余人的就业。通过大力发展屋场经济,村民们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宽,屋场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双赢”。
人居环境美了,腰包鼓起来了,石岩桥屋场有“颜值”,更有“价值”,群众对幸福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每到傍晚,43岁的李国英都会带着村里的姐妹们准时出现在文化广场。“原来想唱唱歌、跳跳舞,也不知道能去哪儿。现在好了,大家随时都能约起来了。”李国英说,一直以来,农村妇女都是围着锅炉转,难得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时刻,现在条件好了,精神需求要跟上,大家自发组建了大鼓队、舞龙队,平时一起训练,有文艺演出就一起参演。
在屋场,每一位村民都真切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也越来越强。李琼斌、付雄辉、李伟铭是屋场的年轻党员,经常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当先锋。每到旅游高峰期,在屋场党小组的带领下,他们都会前往荷花基地和高灯河进行巡逻,为游客引导交通,开展防溺水宣传,并提供各种帮助。
把“绿水青山”变成“致富资源”,石岩桥的群众,用勤劳织就幸福生活新“钱”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