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8月11日电(廖泽宁)8月9日,2025年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与人才教育大会在长沙举行。
作为网络安全领域“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年度标杆盛会,本次大会汇聚全国500余位网络安全领域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及政府代表,聚焦网络空间安全领域面临的新兴技术安全挑战和人才缺乏现状,交流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分享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经验和模式,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湖南省委网信办副主任伍贤运指出,湖南以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双国家级”平台为依托,出台系列法规标准,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举办世界计算大会等高端赛事,已形成网络安全“政策—技术—人才”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强调,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面对新兴技术安全风险与人才供给不足的双重考验,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是破局关键。
主旨报告环节,行业领军者带来的前沿分享成为大会焦点。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张小松聚焦《开源国产化网络安全专用开发生态》,直指网络安全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受制于人、生态断裂”问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凤华在《数据要素流通与安全》报告中,直击 DT时代数据从共享向要素流通转型的核心命题,深入解析数据共享与流通的本质差异,构建要素流通安全研究体系与准则,深度阐释数据确权、出域安全计算等关键概念的学术内涵,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了系统性安全解决方案。
据悉,大会上发布了《盾立方蓝皮书》报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保障模式,剖析当前主流被动应对威胁的“自卫模式”存在的功能瓶颈;重点推介以主动发现和阻断攻击为核心的新型“护卫模式”。
当天,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贾焰为18家鹏城网络靶场分靶场单位授牌,进一步完善全国联邦网络靶场布局,促进网络安全实战实训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大会还同期举办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长沙)网安工匠云基地揭牌仪式。
此次大会由中国网络空间新兴技术安全创新论坛(新安盟)、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论坛(网教盟)、中国教育网络靶场论坛(教育靶场联盟)、国务院学位办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评议组联合主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