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教文卫>内容
女孩手腕肿痛两年 多学科专家联手揪出罕见“真凶”
中新网湖南 张敏 高琳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17:00
中新网湖南 张敏 高琳
2025年07月17日 17:00

  近日,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肺外结核科、骨科、超声医学科及病理科携手合作,利用超声引导下的精准穿刺活检技术,成功为一名辗转多家医院未能明确诊断的年轻女性患者确诊“腕关节结核”,为其后续的针对性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26岁的刘靖(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左手腕会突然肿痛,而且一痛就是两年。起初她以为只是普通的扭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

  “手腕肿得像馒头,连拧瓶盖都困难,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两年来,刘靖辗转多家医院,被诊断为“腕关节感染”。常规检查始终无法明确病因,疼痛反复发作,让她身心俱疲。

  后来,刘靖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肺外结核科就诊。由于腕关节结核极其少见(仅占骨关节结核的1%~3%),且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该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联合骨科、超声医学科、病理科专家共同会诊。

  在分析病情后,该院创伤、关节、骨病科主任丑克认为:“腕关节结核可能性大,但需精准取材才能确诊。”传统穿刺方式风险高、成功率低,而超声引导下的精准穿刺成为最佳选择。

  超声医学科介入团队首先通过高频超声检查,清晰显示患者腕关节滑膜增厚、积液,并精准定位到最可疑的病灶区域。随后,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医生像“狙击手”一样,安全避开血管和神经,用粗针穿刺成功获取病变组织。病理科采用先进的分子检测+抗酸染色技术,最终锁定“真凶”——腕关节结核!这一关键诊断,为刘靖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决定性依据。

  明确诊断后,肺外结核科为刘靖制定个体化抗结核方案。短短几周,她的腕关节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大幅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腕关节结核症状隐匿,传统检查难以确诊。”该院肺外结核科主任曹仕鹏指出,超声引导穿刺+病理检测的组合,为这类疑难病例提供了快速、精准的诊断新途径。

  在精准医疗时代,MDT模式不仅大幅缩短诊断时间,更通过多学科的专业视角,避免单一科室可能出现的诊断盲区。长沙市中心医院表示,将持续优化这一模式,整合更多优势资源,让更多疑难病患者接受精准医疗带来的便利。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