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教文卫>内容
在杭州,湖南老董用诗歌弹唱开启火爆的文学活动
中新网湖南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10:01
中新网湖南
2025年07月15日 10:01

  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15日电 7月12日下午,钱塘江畔的浙江文学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当代诗歌弹唱音乐会。“诗歌——是人间的药:老董唱诗”来到这里,开启该馆开馆以来人气最火爆的又一场文学活动。一百多位来自各地的热爱文学、音乐的观众,聆听了这场将诗歌与音乐深度融合的音乐会。

  这场由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西湖阅读联盟、西湖区转塘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转塘街道综合文化站、西湖区作家协会、芳菲诗社、芳菲诗乐团、《诗建设》杂志协办的活动,无疑在炎炎夏日中为杭城带来了一剂心灵的良药。

  老董,原名董明安,湘西永顺人,当代民间诗歌优秀创作人和全民唱诗活动发起人。2015年与诗人刘年、梅子发起湘西行吟唱诗班,2023年与诗人芳菲创办芳菲诗乐团,游吟全国各地。

  杭州市西湖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陈博君,西湖区转塘街道党工委委员江悠,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院(馆)委会成员、创研宣教部主任卢山,西湖区转塘街道妇联主席、文化站站长郭秀勤等代表主办、协办单位莅临活动现场。上海芳菲诗社社长、芳菲诗乐团创始人芳菲,新大众诗人、湖南湘西州作协副主席梁书正,杭州市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泉子,独立音乐人无香,《文学港》杂志编辑部主任、青年作家朱夏楠,青年诗人王彻之、敖运涛、肖楚天、胡骁楠、宋云开、章雪霏等参加活动。

  诗歌如药,治愈灵魂伤痛

  主持人卢山以“诗歌是人间的药”作为开场语,引领观众走入诗意的空间。“从民谣领域走来的行吟歌者老董,将写在纸上的诗句化作口中哼唱的旋律,让诗歌走进了我们的心田。”随着主持人的开场,现场的气氛逐渐升温,观众们也渐渐开始期待这场诗乐盛会。

  西湖区转塘街道党工委委员江悠在致辞中表示,转塘街道拥有浙江文学馆这一文化地标,是本地居民的幸运与荣耀,而文学馆举办的每一场活动,都是文化滋养居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今后要加强与浙江文学馆的馆城合作,打造更多品牌文学活动。西湖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陈博君从“诗能唱吗?”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追溯了中国古代吟唱诗歌的悠久历史。他表示,弹唱现代诗这一形式非常新颖,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现代诗的魅力,吸引更多人欣赏、探索现代诗歌的艺术。此次音乐会一定“能为大家带来心灵上的一股清风”,也希望今后加强与浙江文学馆的密切合作,为打造“阅读第一区”作出贡献。

  诗乐交织,点亮心灵之灯

  音乐会由“老董唱诗”主创团队倾情呈现。湘西行吟歌者老董与诗人芳菲携手,用吉他与吟唱,让纸上的诗句化为流动的旋律。一首首诗歌在音乐中重新“苏醒”:从芳菲的《虞美人·见山听雨》到海子的《日记》,从卢山的《一棵胡杨就是一座寺庙》到张二棍的《让我长成一棵草吧》,著名诗人刘年、泉子、余秀华的经典作品一一演绎,伴随着轻轻流淌的吉他旋律,诗意与音乐交织,令现场观众陶醉其中,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活动中,诗人梁书正回忆了与老董的多次合作,动情地表示“第一次听他唱诗就震撼了我”,希望在场的嘉宾、观众都能借由诗和音乐抵达人生的星辰大海。泉子认为,在如今文学和诗歌相对边缘化的时代,老董为“真正的行吟诗人”,他用音乐守护了诗歌的尊严与温度。独立音乐人无香带来原创歌曲《远方的远方》《大风歌》,用深邃的歌词和独特的声线,拓展了诗歌的边界,也唱出了远方的肆意与自由。

  在老董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中,当代经典诗歌弹唱音乐会圆满落幕。主持人在结束语中说道:“诗歌是人间的药,音乐是心灵的舟。今天,我们在酷暑中收获了凉意,也重拾了诗意生活的美好。”

  唱诗音乐会反响热烈,演出结束后众多观众流连忘返。杭州老年大学朗诵团的老师们高度评价“唱诗+朗诵”这一创新艺术形式,她们热切期待未来能更多地运用这种方式,有效打破传统界限,让当代经典诗歌以更生动可感的方式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为民众提供深层次的精神滋养。一些观众更表达了愿积极投身其中,推动经典诗歌传播,让诗歌和音乐“飞入寻常百姓家”。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