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王先生,最近得了一个奇怪的皮肤病。两周前,他的大腿内侧出现红斑,伴有瘙痒,在药店购买湿疹药膏外用后局部红斑得到缓解,但是没过几天红斑又加重了。反复两次后,他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
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黄敖看诊后,给患者完善了一个皮肤真菌荧光的检查。原来,王先生的皮肤并不是湿疹,而是真菌感染皮肤引起的股癣。王先生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红斑和瘙痒得到快速缓解。
据介绍,真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温度为25至37摄氏度,湿度为95%至100%,当人的皮肤因闷热环境而频繁出汗,就可能会带来真菌类皮肤病。
体癣、股癣
体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光滑皮肤上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通常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伴随脱屑,常呈环状或不规则地图形,有时甚至泛发全身,好发于有多汗症、免疫缺陷病或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抗肿瘤药物的人群。
股癣是发生在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疾病,属于体癣的一种。
手足癣
手足癣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在手足部位引起的皮肤病,根据发病部位分为手癣和足癣。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型:1、角化过度型:主要表现为手足部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寒冷季节可伴有皮肤皲裂。2、丘疹鳞屑型:主要表现为手足部增厚的红斑、丘疹,伴有脱屑。3、水疱型:常位于足趾及足部侧缘,呈群集或散发的小水疱,伴有明显瘙痒,水疱位置深,数天后可吸收脱皮。4、趾间糜烂型:表现为足趾间潮湿、浸渍出现发白、糜烂,最常发生在第三、四、五足趾之间。常表现为夏季加重冬季稍微减轻,也可能终年不愈。
花斑癣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由糠秕马拉色菌感染皮肤浅表角质层所致,表现为散在或融合的淡褐色、淡红色或色素减退性白斑,上面覆有糠秕状脱屑,好发于胸、腹、背部,也可以发生在颈部、上臂等部位。出汗过度、慢性感染、健康状况不良或妊娠可诱发本病。
马拉色菌性毛囊炎
马拉色菌性毛囊炎是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性皮肤真菌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上背部、胸部、双肩等。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红色小丘疹,顶部可有小脓疱。常见于多汗症、油性皮肤、脂溢性皮炎的患者。
黄敖介绍,临床上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需要与一些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进行鉴别,如出现以上症状,应避免自行用药,而是及时到皮肤科门诊就诊,必要时完善皮肤真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治疗。他提醒民众,在频繁出汗后宜勤换衣物、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