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为世界献“粮”策
杂交水稻栽培是中国第一项转让国外的农业技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自1979年起,杂交水稻远播五大洲近70国,国外种植面积近800万公顷[详细]
湖南石门:智能工厂精准布“橘” 56年果香海外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有超过600年的柑橘经济栽培历史,现柑橘种植面积45万亩,居湖南省第一,有“中国柑橘之乡”之誉[详细]
种业创新科技助力 让百姓餐桌更丰富更美味
近日,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活动走访湖南多家企业、科研院所、种植基地,探寻他们如何破解基因密码、助推“智改数转”,让百姓餐桌更丰富、更美味[详细]
“良种+良法”促湖南衡南50余万亩油茶绿生“金”
近日,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衡阳衡南县,走访油茶苗木基地、油茶种植基地、油茶企业等,近距离感受衡南油茶产业发展的蓬勃脉动[详细]
苏轼云“一日不可无此君”,“此君”何以育一方?
苏轼在《记岭南竹》中写到 “食者竹笋,庇者竹瓦, 载者竹筏,爨者竹薪, 衣者竹皮,书者竹纸, 履者竹鞋, 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详细]
“中国农业机械之乡”湖南双峰向“新”而行
一个投资5200万元的智能化加工车间,即将在位于湖南娄底双峰县的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届时,全自动化智能设备将替换人工分拣、人工上下料、人工转运等原有工序,产能可提高三倍左右,节省综合运营成本约20%[详细]
“竹乡”湖南桃江:竹笋深加工产业拔节向上
11月27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访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的马迹塘镇特色笋竹产业园。竹笋产业是桃江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当地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积极发展竹笋深加工产业,已培育竹笋加工企业30余家,竹笋年产值达38亿元[详细]
1.8秒播种一盘秧,湖南智能育秧跑出“加速度”
南方智能育秧苗中心由富佳科技与湖南农业大学共同建设,将前沿课题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被认定为农业农村部南方智能育秧(苗)重点实验室[详细]
科技赋能湖南农机装备 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
近日,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长沙的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现场展示的数十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农业机械有序排列,包括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收储加工机械等[详细]
湖南宁乡:政企农共育 花猪变“金猪”
宁乡花猪原产于湖南省宁乡市的流沙河、草冲一带,因花色黑白相间而得名,有“乌云盖雪银颈圈”的美誉。作为中国四大地方名猪之一,宁乡猪有上千年的养殖历史,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详细]